[发明专利]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4584.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吕志林;郭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梁 预制拼装 梁结构 短线法 预留 现浇混凝土 纤维 湿接缝 凹部 两节 埋入 成型 施工 接缝构造 抗疲劳性 依次连接 由外向内 间接缝 抗裂性 连接体 凹陷 段端 多节 抗剪 内埋 受力 填充 体内 | ||
1.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包括多节依次连接的预制梁段和连接于预制梁段上的预应力索,相邻两节预制梁段的端面之间连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段的端面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凹部,相邻两节预制梁段端面的凹部相互对接形成预留凹槽,该预留凹槽内填充有由湿接缝现浇混凝土成型的连接体;所述预留凹槽内埋设有多个纤维,纤维的一端埋入预制梁段内,纤维的另一端埋入由湿接缝现浇混凝土成型的连接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节预制梁段的端面上非预留凹槽部分形成的拼接缝内用拼接胶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为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植物纤维或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且各纤维按设计的间距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段和连接体分别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浇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企口形、菱形、五边形,预留凹槽设置在预制梁段的周边或部分周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凹槽深度为预制梁段厚度的1/4~1/2倍,预留凹槽纵向开口宽为50~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插入预制梁段内的长度为纤维总长度的0.1~0.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索为体外预应力索或体内预应力索或体外预应力索和体内预应力索二者均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短线法预制拼装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预制梁段:在短线法台座上安装预制梁段模板,若拼装梁上设置体外预应力索,则设置预制梁段上的转向块和预应力锚固块处的模板;若拼装梁内具有普通钢筋,则需进行普通钢筋的绑扎;若拼装梁上设置体内预应力索,则在梁体预制梁模板内安装预应力孔道;然后在预制梁段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形成两端带有凹部的预制梁段,其中在预制梁段成型的过程中预埋入纤维;在预制梁段存放期间进行凹部处的混凝土表面的凿毛;
2)安装预制梁段:通过架桥设备或支架进行预制梁段安装,相邻两节预制梁节段间非预留凹槽部分的拼接缝表面采用拼接胶涂抹,使得拼接缝紧密,不渗水;穿预应力索,进行预应力索张拉与锚固,若为体内预应力索,进行预应力孔道注浆;
3)预制梁段间预留凹槽内现浇混凝土湿接缝施工:在预留凹槽的槽口处安装模板,对模板进行湿润处理,浇筑湿接缝混凝土或者通过高压注入方式进行湿接缝混凝土施工,之后进行养护,达到标准强度70%以上后拆除预留凹槽槽口处的模板;
4)预应力索张拉:待现浇带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0%时张拉剩余部分体内预应力索或体外预应力索,若步骤2)中预应力未张拉到位,应进行补张拉;
5)完成预制梁段拼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埋入纤维的方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对形成凹部的模板按纤维设计间距打孔洞,在预制梁段的混凝土未硬化前将纤维部分长度通过孔洞插入未硬化的混凝土内;第二种方法:采用纤维可插入材料制作成与凹部形状相适配的插接过渡体,插接过渡体安装于预制梁段端面模板的内侧上,并在插接过渡体上按设计间距插入纤维,当预制梁段脱模后,将插接过渡体拆除,先前插入插接过渡体内的纤维就会部分裸露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桥梁颤振稳定性的中央稳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桥梁雨水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