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4392.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彬;姚艳南;吕吉亮;张宇飞;陈治斌;徐发达;李子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393 天津市西青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理展示 虚拟现实技术 交互操作 汽车 服务器 模块运行 原理知识 可视化 移动端 拆解 点选 显示屏 直观 讲解 观看 移动 展示 学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包括安装在PC机的服务器中的VR端原理展示模块和PC端原理展示模块以及安装在学员移动端上的AR端原理展示模块,所述的服务器与PC机的显示屏相连;各原理展示模块用于将复杂的汽车原理进行可视化的讲解展示,进入各原理展示模块运行环境中,学员能够进行旋转、拆解、移动和介绍点选交互操作,直观地感受在现实中无法观看的原理现象。本发明通过PC端、VR端、AR端使学员能够多角度,全方面地学习汽车的原理知识,并通过VR端、AR端的交互操作,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教育培训采用课本引导、PPT教学的方式,具有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形式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等弊端,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汽修人才。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高沉浸感、高还原度、高仿真性等特点,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科研热点。该技术能够将平面图像立体化,从而使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体验的真实性。同时该技术具有零距离、零风险,灵活方便、不受时地约束,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或医学等危险性高的行业培训中。然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汽修领域的培训,尚未有人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用于让学员更加高效地学习汽车的原理知识,场景真实,原理直观,零危险,零损耗,能够极大的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包括安装在PC机的服务器中的VR端原理展示模块和PC端原理展示模块以及安装在学员移动端上的AR端原理展示模块,所述的服务器与PC机的显示屏相连;各原理展示模块用于将复杂的汽车原理进行可视化的讲解展示,进入各原理展示模块运行环境中,学员能够进行旋转、拆解、移动和介绍点选交互操作,直观地感受在现实中无法观看的原理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了一套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填补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教育培训领域的空白。本发明通过PC端、VR端、AR端使学员能够多角度,全方面地学习汽车的原理知识,并通过VR端、AR端的交互操作,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该系统能够展示现实培训中无法展示的汽车结构细节和运行原理,极大地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减少了对教学设备的磨损,降低了培训成本并提高了教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的硬件整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的软件整体结构框图;
图3是VR端原理展示模块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4是AR端原理展示模块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5是AR端原理展示模块原理展示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参见附图所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原理展示系统,包括安装在PC机的服务器4中的VR端原理展示模块和PC端原理展示模块以及安装在学员移动端上的AR端原理展示模块,所述的服务器4与PC机的显示屏5相连;各原理展示模块用于将复杂的汽车原理进行可视化的讲解展示,进入各原理展示模块运行环境中,学员能够进行旋转、拆解、移动、介绍点选等交互操作,直观地感受包括电路中电流的流动方向和零件的运转状态等在现实中无法观看的原理现象。本系统适用于汽修培训的课程教学及培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