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供热系统、供热方法及计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3838.3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雷艳杰;张军;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3/18;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张涛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系统 热源 供热通道 循环水泵 能量计 市政 供热 地源热泵机组 电动调节阀门 联合供热 使用寿命 系统利用 传统的 换热器 有效地 地能 再生 补充 能源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供热系统,包含由地能热源、地源热泵机组、第一能量计和第一循环水泵构成的第一组供热通道,以及由集中热源、换热器、第二能量计、电动调节阀门和第二循环水泵构成的第二组供热通道。该系统利用传统的集中热源对低能热源进行补充,以实现有效地联合供热,不仅避免能源浪费,还具有稳定可靠、无环境污染、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可再生等优点。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基于该市政供热系统的供热方法及计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供热系统及计费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市政供热系统在热能制备和供应中心将矿物燃料、工业余热等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为热能,并通过蒸汽或水等介质沿管道输送至各供热点。介质在传输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热量,造成能源浪费。此外,基于传统市政供热系统采用计费方式主要包含按照建筑面积收取费用、按照建筑面积收取基础费用并按照热量另外收取费用、对于闲置房屋收取热能损耗补偿费等。这些计费方式无法保证所有用户支付的费用与其实际使用的热量成正比,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环保能源利用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无环境污染、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可再生等优点。并且,地源热泵采用的低能热源(例如地埋管)通常位于供热点附近,传热介质不需要远距离传输,能够有效避免能源浪费。然而,现有地源热泵多用于小范围内的集中供热,例如厂房、办公楼、学校等建筑;并且由于地源热泵需要占用较大的地下面积以提供循环系统换热,有时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冷热需求,需要采用其他传统冷源或热源补充供能。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地源热泵的优点,减少市政供热系统的能源损耗并使计费合理化成为暖通空调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市政供热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的地能热源来供热,有效减少了能源浪费。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基于该市政供热系统的供热方法和计费方法,改变了传统市政供热的收费模式,是计费更加合理。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市政供热系统,包含地能热源、地源热泵机组、第一循环水泵、集中热源、换热器、第二循环水泵、电动调节阀门以及末端采暖设备,其中,
地源热泵机组包含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包含分别连接至地能热源供水管道和地热能源回水管道的蒸发器入水口和蒸发器出水口,冷凝器包含通过第一循环水泵连接至末端采暖设备的末端回水管道的冷凝器入水口和连接至末端采暖设备的末端供水管道的冷凝器出水口;
换热器包含一次侧和二次侧,一次侧包含分别连接至集中热源供水管道和集中热源回水管道的一次侧入水口和一次侧出水口,二次侧包含通过第二循环水泵连接至末端采暖设备的末端回水管道的二次侧入水口和连接至末端采暖设备的末端供水管道的二次侧出水口;以及
电动调节阀门设置于换热器与第二循环水泵之间。
进一步地,冷凝器入水口与第一循环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一能量计,并且二次侧入水口与第二循环水泵之间设置有第二能量计。
进一步地,地能热源为地埋管,或其它形式的地能热源。
进一步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其它形式的换热器。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供热方法,其以地能热源供热为主,并选择性地开启电动调节阀门以启用集中热源辅助供暖。
进一步地,当末端回水管道内的水温持续10min-30min低于35℃-40℃时,自动开启电动调节阀门。
进一步地,当第一能量计显示的瞬时热量达到地能热源供热最大值,且末端回水管道内持续10min-30min水温下降时,自动开启电动调节阀门。
进一步地,当末端回水管道内的水温持续10min-30min高于45℃-50℃时,自动关闭电动调节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誉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