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729.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权;田君;姚宇恒;陈彻;刘福坤;吴晓宇;吴冠楠;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肠造口 防滑结构 控制装置 功能管 球形气囊 肠腔 肠造 连通 充气管 穿设 管道端部 造价成本 延伸 包覆 盖设 管壁 管夹 护理 | ||
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于肠造口内并与肠腔连通,控制装置包括球形气囊、功能管、充气管和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盖设于肠造口上,功能管一端部延伸出肠造口并穿设通过防滑结构,另一端嵌置于肠造口内与肠腔连通,功能管置于肠造口外的管道端部设置有管夹开关,功能管置于肠腔内的管壁部分包覆有球形气囊,充气管一端延伸出肠造口并穿设通过防滑结构,另一端与球形气囊连通。本发明操作快捷方便,无需特殊的护理,造价成本低,接收度高,易于推广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施行的手术之一,是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往往是挽救、延续生命的重要手段。但肠造口由于导致大便改道,改变了生理情况下大便从肛门排出的习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很多患者对于肠造口很难护理得当,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临床不难发现,造口后的患者有不少由于护理不得当,常常导致大便外漏,引起局部感染、皮肤红肿疼痛、破溃、污染衣物、异味等诸多问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临床上出现了较多人工肛门封堵装置,但就其排便控制方式上来看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使用封堵装置将人工肛门的肠口封堵,排便时需要将封堵装置整个移除或部分(如盛大便的肛袋)移除;另一类是模拟肛门扩约肌,侧向施力将人工肛门的肠口或人工肛门收缩进行封堵,排便时需要撤销所施加的外力,使人工肛门的肠口或人工肛门张开。显然,前者需要进行移除封堵装置的操作,既麻烦也不卫生。现有模拟肛门扩约肌的现有技术也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机械结构直接作用于具有弹性的人工肠管外壁上,使其闭合或张开;另一类是将肠管与胶囊管对接,充气或充水控制胶囊管阻塞或敞开。其中,前者显然容易使肠管因缺血而产生病变,后者由于使用护理方便而得到病人的青睐。但是,目前模拟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控制装置不能根据病人的排便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均使用同一套胶囊管与肠管,功能相对欠缺。
故而针对现有的模拟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控制装置,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以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其可根据用户不同的排便情况,使用不同口径大小的排气管,防止发生肠梗阻或粪便溢出肠造口等不良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肠造口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肠造口内并与肠腔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球形气囊、功能管、充气管和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盖设于肠造口上,所述功能管一端部延伸出肠造口并穿设通过防滑结构,另一端嵌置于肠造口内与肠腔连通,所述功能管置于肠造口外的管道端部设置有管夹开关,功能管置于肠腔内的管壁部分包覆有球形气囊,所述充气管一端延伸出肠造口并穿设通过防滑结构,另一端与球形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球形气囊包括硅胶材质的主气囊和副气囊,两者自上而下叠加并包覆于功能管的管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气囊与副气囊两者连通,所述充气管与主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气囊与副气囊为两者独立的气囊结构,所述充气管分别通过设有止气夹的充气支管与主气囊、副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功能管为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口径与充气管的口径相同,且排气管与肠腔连通的端部设有防粪便堵塞的滤网。
作为优选的,所述功能管为排便管,所述排便管的口径比肠造口的口径小0.5~1cm,且排便管与肠腔连通的端部设有防粪便回流的单向阀片。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一内凹弧形的圆形盖板,所述圆形盖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固定功能管和充气管的通孔,所述圆形盖板与肠造口的接触面设有亲肤功能的防滑膜,且圆形盖板的直径大于肠造口的口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