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深地复杂环境的岩石力学响应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497.X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锋;王璐;徐慧宁;裴建良;王春萍;雷孝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石力学 复杂环境 对位 三轴传感器 安装装置 承载系统 响应测试 三轴力传感器 测试 安装效率 测试领域 测试响应 工程岩体 力传感器 对孔 托举 装拆 配置 安全 | ||
1.模拟深地复杂环境的岩石力学响应测试系统,包括MTS三轴试验机以及与MTS三轴试验机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MTS三轴试验机由刚性柱,高温高压三轴室以及三轴室底座组成,所述刚性柱上搭载高温高压三轴室和三轴室底座,所述高温高压三轴室与三轴室底座垂直相对,所述高温高压三轴室中轴线与所述三轴室底座中轴线重合,所述三轴室底座上设置有油压泵,所述高温高压三轴室外配置有加热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工作站,用于控制工作站和总控制器的手动控制器,所述工作站与手动控制器同时与总控制器连接,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围压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渗流控制系统和加载控制系统,所述加载控制系统用于对油源系统的控制,所述尾牙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围压泵,所述渗流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水压泵,其特征在于:MTS三轴试验机还包括MTS三轴传感器对位安装装置(2)和模拟深地环境下岩石力学测试的承载系统(1),所述MTS三轴传感器对位安装装置(2)搭载在模拟深地环境下岩石力学测试的承载系统(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深地复杂环境的岩石力学响应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深地环境下岩石力学测试的承载系统(1),包括:底座(1A)、托举座(3A)和位于底座(1A)与托举座(3A)之间的中间连接座(2A);在底座(1A)与中间连接座(2A)之间设置有液压组件(4A);所述液压组件(4A)的活塞端与中间连接座(2A)的底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A)相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座(2A)与托举座(3A)之间通过一组连接杆(5A)相连接;
所述托举座(3A)包括底板(31A)和设置于底板(31A)上的侧壁(32A);由侧壁(32A)和底板(31A)包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用于容纳MTS三轴力传感器的容置槽(33A);在所述托举座(3A)的底板(31A)中心设置有沿其轴向贯通底板(31A)的操作通道(34A);并在所述托举座(3A)的侧壁(32A)设置有用于防止MTS三轴力传感器脱离支撑盘(12A)的限位装置;
所述底座(1A)上设置有与MTS液压伺服台(7A)的中心对中销适配的通孔(11A);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环绕所述托举座(3A)的侧壁(32A)均匀分布设置的一组限位螺钉(35A);所述限位螺钉(35A)沿托举座(3A)的径向穿过托举座(3A)的侧壁(32A),并与托举座(3A)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MTS三轴传感器对位安装装置(2),包括:用于中心螺纹孔对孔的主杆(2B),用于限位孔对孔的副杆(14B),所述主杆(2B)与所述副杆(14B)保持水平且主杆(2B)和副杆(14B)的中心间距等于中心螺纹孔和外围限位孔中心间距,套于主杆(2B)外的限位套杆(3B)用于保证主杆(2B)与所述副杆(14B)保持水平且主杆(2B)和副杆(14B)的中心间距等于中心螺纹孔和外围限位孔中心间距,所述限位套杆(3B)为筒形套杆,所述限位套杆(3B)上设置有两个牛腿结构上牛腿(15B)和下牛腿(16B),所述上牛腿(15B)的端部圆孔轴线与下牛腿(16B)端部圆孔轴线重合,所述上牛腿(15B)的端部圆孔轴线与下牛腿(16B)端部圆孔轴线平行于主杆(2B)的轴线,所述副杆主体(20B)上固定有圆形磁块(6B),所述圆形磁块(6B)用于吸附副杆主体(20B)外套设的对孔套杆(5B),所述对孔套杆(5B)的内径与传感器上设置的限位孔内钢销内径相等,在所述对孔套杆(5B)上进行标记,标记出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对应放松或对孔状态,所述第二刻度线对应收缩和寻孔状态,所述副杆(14B)由副杆杆头主体(9B)和副杆主体(20B)构成,所述副杆主体(20B)与上牛腿(15B)通过水平柱形销钉(7B)固定,所述副杆杆头主体(9B)通过弹簧(8B)与副杆主体(20B)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深地复杂环境的岩石力学响应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2A)的活塞端连接于中间连接座(2A)的中心处;
所述液压组件(4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肘形支撑件(6A);两根肘形支撑件(6A)关于液压缸(42A)中心线对称;所述肘形支撑件(6A)一端与底座(1A)铰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座(2A)铰接;且所述肘形支撑件(6A)通过两个传动杆(61A)铰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4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