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荡式内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3413.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善超;简细明;王纪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淼;刘乾帮<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式钻机 内切割片 切割筒 切割机 孔洞 切割组件 金属杆 切割孔 震荡式 切除 建筑施工领域 方便施工 工程施工 内周壁 切割齿 枣核形 外露 伸入 同轴 机头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震荡式内切割机,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程施工后,孔洞中的金属杆难以切除的问题,包括手持式钻机和连接于手持式钻机的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连接于手持式钻机机头处的切割筒,所述切割筒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部同轴设有内切割片,所述内切割片中心开有呈枣核形设置的切割孔,所述切割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切割齿。本发明通过手持式钻机、切割筒和内切割片的配合,方便施工人员将内切割片伸入孔洞中切除外露的金属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震荡式内切割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模板对拉螺栓杆会遗留在在混凝土结构中,而露出混凝土面的螺栓杆不仅会影响到施工面的外观效果,还会影响到后续孔洞的修补质量。
目前,施工人员会使用切割设备切除残留的金属杆,然而,在采用热切割的方式切除孔洞内残留的金属杆时,切割产生的热量和火花会烧损金属杆周围的混凝土,不符合工程规范要求;因此,需要使用冷切割的方式切除残留的金属杆,然而,采用市场上的砂轮片切割金属杆时,砂轮片难以进入孔洞中进行切割工作,切割后残留在孔洞中的金属杆仍会影响到施工人员对施工面的修补工作。
因此,在交通施工中亟需一种冷切割设备,能够伸入孔洞中完整的切除金属杆,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震荡式内切割机,其具有能够深入小口径孔洞中切除金属杆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震荡式内切割机,包括手持式钻机和连接于手持式钻机的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连接于手持式钻机机头处的切割筒,所述切割筒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部同轴设有内切割片,所述内切割片中心开有呈梭形设置的切割孔,所述切割孔的内周壁上设有切割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切割机划分为三个模块,通过三个模块的组装形成振荡式内切割机,其包括手持式钻机、连接于手持式钻机机头上的切割筒和装配于切割筒端口处的内切割片,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只需将施工现场的手持式钻机的钻头拆下,并装上预先准备切割组件即可;而切割筒的设置配合内切割片中心开设切割孔,方便施工人员将切割筒部分伸进孔洞中,而孔洞中的金属杆插设进切割筒中,通过手持式钻机带动切割筒震荡转动,从而带动切割齿不规则运动,不断切割金属杆四周,直至金属管断除。
进一步的,沿所述切割筒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面阵列开有多个内螺孔,所述内螺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切割筒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内切割片边缘处配合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螺纹连接在内螺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螺孔开设于切割筒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面上,配合固定螺杆将切割片固定在切割筒的端面处,一方面,沿切割筒长度方向设置的内螺孔和固定螺杆能够避免固定螺杆沿切割筒筒径方向伸出切割筒外周壁设置,从而避免固定螺杆伸出切割筒周壁的部分增加切割组件在切割筒筒径方向的径向宽度,进而避免固定螺杆卡住切割筒在孔洞内的滑移;另一方面,内切割片在震荡运动时,运动轨迹大多位于内切割片所在平面,将固定螺杆垂直于内切割片设置,避免固定螺杆和内螺孔的配合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下出现松动,从而延长切割组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内切割片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面开有容置槽,所述固定螺杆的螺头部分卡设于容置槽中,所述固定螺杆的螺头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面与内切割片端面齐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切割片远离手持式钻机的端面上开设容置固定螺杆螺头部分的容置槽,使固定螺杆拧入内螺孔后,固定螺杆的螺头不影响内切割片端面的平整性,从而在切割筒伸入金属杆所在孔洞后,内切割片端面不会与金属杆所在的施工面上发生碰撞,以完整的切除露出施工面的金属杆,避免残留的金属杆影响到孔洞后续的修补。
进一步的,位于切割筒靠近内切割片一端、绕所述切割筒外周阵列开有呈腰形设置的风冷孔,每个所述风冷孔贯通切割筒周壁且沿切割筒轴线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孔钻孔装置
- 下一篇:便于准确定位的手枪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