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839.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 |
主分类号: | B42F7/06 | 分类号: | B42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夹封面 隔板架 文件夹 医疗用 圆柱形通孔 标签板 干燥剂 折叠面 等距连接 干燥处理 矩形凹槽 内部填充 图像模糊 受潮 连接架 吸气孔 粘合 便签 隔开 嵌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包括第一文件夹封面和第二文件夹封面,所述第一文件夹封面通过折叠面连接有第二文件夹封面,所述折叠面内侧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多个CT片架,所述CT片架的内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CT片架的外侧连接有标签板,且标签板内侧嵌入有区分便签,所述CT片架上等距连接有隔板架,且隔板架的内部开设有圆柱形通孔,且圆柱形通孔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本发明中,通过设有隔板架,可以将该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内部多个CT片进行隔开,防止多个CT片相互粘合导致CT片上图像模糊,同时隔板架内部的干燥剂可以通过吸气孔对CT片进行干燥处理,防止CT片受潮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X-CT)、超声CT(UCT)以及γ射线CT(γ-CT)等,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射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像素(pixel),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
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就是医疗用对CT片进行收集的装置,传统的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结构简单,缺少对CT片保护措施,易导致CT片上图像模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包括第一文件夹封面和第二文件夹封面,所述第一文件夹封面通过折叠面连接有第二文件夹封面,所述折叠面内侧通过连接架连接有多个CT片架,所述CT片架的内侧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CT片架的外侧连接有标签板,且标签板内侧嵌入有区分便签,所述CT片架上等距连接有隔板架,且隔板架的内部开设有圆柱形通孔,且圆柱形通孔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所述隔板架的外侧壳体上均匀开设有吸气孔,隔板架的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旋盖所述第一文件夹封面的前壳体中心位置处通过文件标签架嵌入有记录标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文件夹封面和第二文件夹封面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且第一文件夹封面和第二文件夹封面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CT片架的长度和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标签板和区分便签为可更换的嵌入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文件标签架和记录标签为可更换式嵌入式连接,且标签架的中心处设有便于观看记录标签使用的透明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板架共连接有三个,且三个隔板架的长度与CT片架的长度相等,而且三个隔板架任意相邻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本发明中,首先通过设有隔板架,可以将该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内部多个CT片进行隔开,防止多个CT片相互粘合导致CT片上图像模糊,同时隔板架内部的干燥剂可以通过吸气孔对CT片进行干燥处理,防止CT片受潮损坏,其次,通过矩形凹槽将CT片嵌入在CT片架上,相比于传统的固定夹固定方式,嵌入放置对CT片不会造成任何损伤,有效的防止CT片变形损坏,再有,通过设有区分便签和记录标签,既可以对收集用文件夹整体进行记录,同时可以对内部的每个CT片进行区分记录,便于医务人员对医疗资料的查找,增强该医疗用CT片整理收集用文件夹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未经李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