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2735.5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余赞;钟文;罗臻;张勇军;韦雪雪;杜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75/04;C08L29/14;C08L67/02;C08L61/06;C08L61/16;C08K13/02;C08K3/34;C08K5/134;C08K5/103;C08J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刘红祥 |
| 地址: |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聚乙烯醇缩醛 乙烯醇共聚物 复合硅酸盐 矿物添加剂 食物包装膜 包装膜 高阻隔 聚氨酯 乙烯 硅烷偶联剂 共混 制备 阻隔 挤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包括以下原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聚乙烯醇缩醛、复合硅酸盐矿物添加剂、硅烷偶联剂KH‑550。本发明的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聚乙烯醇缩醛、复合硅酸盐矿物添加剂作为包装膜材料,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基础上添加了聚氨酯、聚乙烯醇缩醛、复合硅酸盐矿物添加剂等原料,采用共混技术,再经过挤出机制得包装膜,使包装膜抗菌、阻隔等性能得到很大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包装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包装膜是指直接与食品接触,用于盛装和保护食品的薄膜容器,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包装膜,从材料上划分为纸包装膜、高分子包装膜、铝箔包装膜以及上述复合包装膜,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品质安全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包装膜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重要的材料,其性质以及功能也备受关注,在随着经济水平提高,食品包装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包装材料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此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食品包装膜研究也朝着无毒无害等高性能方向发展,最近,人们对开发高阻隔食物包装膜和抗菌功能相结合的兴趣与日俱增,使食物包装膜性能更优异,从而有效的改善食品安全以及延长食品贮藏期。
现有技术中,食物包装膜高阻隔性差,很难完全阻止水分及氧气侵袭,同时抗菌性较差,导致食物易腐败,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3448336B)公开了一种抗菌包装膜,包括纳米抗菌层、阻隔层、外表层和连接所述纳米抗菌层、阻隔层和外表层的粘结层,其中纳米抗菌层以重量组分计,包括LDPE 70~150份,LLDPE 20~60份,银离子抗菌剂30~50份,聚乙烯蜡4~8份,硬脂酸3~7份,该发明的阻隔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单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作为阻隔层原料,阻隔性能并不是很好,同时该发明的抗菌性主要由银离子抗菌剂提供,抗菌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包括以下原料: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聚乙烯醇缩醛、复合硅酸盐矿物添加剂、硅烷偶联剂KH-55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可抗菌的高阻隔食物包装膜还包括抗菌增强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抗菌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羟苯甲酯22-28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18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2-16份、线性酚醛树脂8-12份、银离子复合抗菌剂4-10份、聚醚醚酮树脂3-5份、蔗糖脂肪酸酯2-6份、单甘酯1-3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抗菌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羟苯甲酯2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6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4份、线性酚醛树脂10份、银离子复合抗菌剂7份、聚醚醚酮树脂4份、蔗糖脂肪酸酯4份、单甘酯2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银离子复合抗菌剂包括银离子抗菌剂、陶瓷粉、铈硅石粉、海泡石粉、电气石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银离子抗菌剂、陶瓷粉、铈硅石粉、海泡石粉、电气石粉的质量比为2:(1-3):1:(5-11):(3-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复合硅酸盐矿物添加剂包括符山石、绿柱石、闪石、绿泥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电力电缆屏蔽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线电缆用环保绝缘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