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121.7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0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0 | 分类号: | F16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槽 主体内部 风机 混凝土管廊 通风装置 一端设置 主体顶部 连接板 预留孔 卡槽 蜂鸣报警 均匀设置 控制面板 内部器件 散热效果 通风散热 温度过高 主体两侧 散热孔 底端 对管 管廊 烧毁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包括第一放置槽、风机、主体和第二放置槽,所述主体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蜂鸣报警灯,所述主体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主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风机,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块,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放置槽,且第一放置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预留孔,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放置槽。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风机和散热孔,便于对管廊内部进行通风散热,提高管廊的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内部器件烧毁,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及建设的发展,建设管廊的优点逐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地下综合管廊又称之为共同管沟,可设置在主干道或人行道下,将以往分散独立埋设的电力、电信、热力、给水、燃气等各种管线汇集安装在一条共同的管廊内,实施共同维护和集中管理,减少以往路面应经常开挖埋设管线而影响道路通行,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都是采用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现场施工难度大,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尺寸固定,无法进行拼装,不方便运输,此外现有的管廊内部结构简单,强度不够,很容易出现损坏,同时现有的管廊不具有电流检测装置,很容易出现漏电现象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包括第一放置槽、风机、主体和第二放置槽,所述主体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蜂鸣报警灯,所述主体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主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主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风机,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块,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放置槽,且第一放置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预留孔,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放置槽,且第二放置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电流检测器,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一放置槽的顶端均匀安装有防潮灯,所述第一放置槽下方的主体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防潮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远离第一放置槽的底端均匀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两端均匀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一侧均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通风装置的混凝土管廊通过安装有风机和散热孔,便于对管廊内部进行通风散热,提高管廊的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内部器件烧毁,影响正常使用,通过安装有电流检测器和蜂鸣报警器,当电流检测器检测到漏电情况时,启动蜂鸣报警器开始报警工作,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前来检修,避免发生火灾,通过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和防潮灯,当湿度传感器感应到湿度时将信号传给控制面板,防潮灯开始亮起对内部湿气进行烘干,避免湿气过重造成内部线缆短路,通过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卡槽,且在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块,便于对管廊进行拼接,满足不同规格的线缆,具有实用性,同时也方便运输,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性,通过安装有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便于对线缆进行固定,保证线缆整齐收纳,避免缠绕打结造成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锁式无缝方管扣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型建筑管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