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2098.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23/08;C08K5/14;C08K13/02;C08J9/10;B29C44/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炼 聚氨酯 交联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发泡材料技术领域,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混炼型聚氨酯20‑95份,乙烯基共聚物5‑80份,交联剂0.1‑5份和发泡剂0.5‑15份,混炼型聚氨酯的门尼粘度为10‑150,缓解了现有的浇筑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存在缺陷区域,弹性差,压缩永久变型高,收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通过混炼型聚氨酯和乙烯基共聚物在交联剂和发泡剂的作用下,进行交联和发泡,过程可控,泡孔分布均匀,制成的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密度低、弹性好、耐磨止滑,压缩永久变形低,抗收缩性能好,综合性能优异,能够有效满足多领域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塑料为基体,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塑料内部填充大量气泡,得到聚合物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具有密度低、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和缓冲性能好等多种优点,在包装业、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以及日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发泡材料有聚氨酯发泡材料、聚乙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和聚苯乙烯发泡材料等。聚氨酯发泡材料引起具有宽泛的硬度范围、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强度、耐油、耐水、耐腐蚀、耐霉菌和可回收等优点,在汽车、包装材料以及日用品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现有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和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发泡材料是依靠硬段形成的晶体结构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而产生的,该发泡材料的分子链间可能会发生粘性流动,导致其缓冲和能量吸收性能不如分子链间产生了化学交联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因而在是实际生产中更多的采用浇注法制备分子链间具有化学交联的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然而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异氰酸酯、聚合物多元醇以及催化剂、扩练级、偶联剂和发泡剂等混匀均匀后浇注到模具中经反应和发泡制得,在制备过程中,反应体系中同时进行着发泡以及链增长或者交联反应,发泡过程的可控性差,容易出现泡孔分布不均匀、泡孔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导致浇注型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存在缺陷区域,弹性差,压缩永久变型高,收缩性能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以改善现有的浇筑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存在缺陷区域,弹性差,压缩永久变型高,收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混炼型聚氨酯交联发泡材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混炼型聚氨酯20-95份,乙烯基共聚物5-80份,交联剂0.1-5份和发泡剂0.5-15份,所述混炼型聚氨酯的门尼粘度为10-150,优选为50-120,更优选为80-120;
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5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40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3-8份;
优选地,混炼型聚氨酯为70-90份,乙烯基共聚物为10-25份,交联剂为0.5-5份,发泡剂为4-7份。
进一步的,所述混炼型聚氨酯为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和/或聚酯型混炼型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混炼型聚氨酯为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
优选地,所述聚醚型混炼型聚氨酯主要由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烯丙基醚聚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二元醇;
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丁二醇;
优选地,所述聚丁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600-3000,优选为10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顺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