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子棒自动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01988.0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任桂芳;徐俊;孙占新;赵正兴;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16 | 分类号: | B26D1/16;B26D7/06;B26D7/02;B26D5/24 |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赵自强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自动 切割 装置 | ||
一种绝缘子棒自动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在切割平台上沿绝缘子棒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送料机、夹持器、切割机构和定长调节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可用于绝缘子流水线型生产,在产品拉挤成型后,直接送入切割装置,启动后自动切割,批量生产绝缘子产品,一人多机操作,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实际人工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一种绝缘子棒自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子产品是电缆行业内的成熟产品,在电缆工程中广泛使用。但该产品本身较为简单,只是制作过程中,由于产品特性通常长度较短,使用数量较多,而单根成本及市场利润综合考虑,其利润价值又不是很高,使得不会动用大额设备来做自动切割使用。而且市面上定长切割多为铜类等金属产品使用,机器价格普遍较高。这就使得在绝缘子加工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切割。人工切割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最直接的人工上升必然导致产品成本的大幅上升;二是在手工切割过程中因人员疲劳或操作不稳定等因素会导致产品偏差较大,影响产品尺寸精度。这就使本就较低的利润都不能得到保障。
考虑绝缘子产品本身属于玻璃钢一类,自身重量与切割力均较小,基于此两点,设计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自动切割装置,对于低利润率的玻璃钢类制品就显得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实际人工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绝缘子棒自动切割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绝缘子棒自动切割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切割平台,在切割平台上沿绝缘子棒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送料机、夹持器、切割机构和定长调节器;所述送料机:包括下压驱动绝缘子棒向前移动的主动导辊和与主动导辊配合支撑输送绝缘子棒的从动导辊,所述从动导辊设置在从动导辊下方,主动导辊设置在主动导辊上方,在主动导辊与从动导辊之间形成输送绝缘子棒的输送通道;所述夹持器:包括夹持架,在夹持架的底部设有与切割平台固定相接的下夹持座,在下夹持座上方的夹持架上设有与下夹持座配合夹紧绝缘子棒的上夹持座,在夹持架上设有驱动上夹持座向下夹紧的夹持驱动装置;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用于切割绝缘子棒的切割机和与切割平台固定相接的切割机固定架,切割机固定架的顶部通过铰接轴与切割机的底座中部铰接,在切割机底座远离切割机切割片的一端设有驱动切割机上下摆动完成切割动作的切割驱动装置,切割驱动装置包括与切割机底座铰接的铰接杆和设置在切割机下方与切割平台固定相接的竖向驱动油缸,竖向驱动油缸向上伸出的活塞杆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切割平台上安装有与竖向驱动油缸活塞杆配合控制切割机实现退刀动作的上限位,在切割平台上安装有与竖向驱动油缸活塞杆配合控制切割机实现进刀动作的下限位;所述定长调节器:包括安装在切割平台上的导轨,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在滑块上设有与送料机配合确定绝缘子棒切割长度的力矩传感器。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从动导辊沿绝缘子棒的输送方向前后设有2个。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夹持驱动装置为气缸。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上、下夹持座上均设有避免绝缘子棒因夹持受损的聚氨酯板。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切割平台的前方设有输送绝缘子棒的输送平台,在输送平台上安装有若干方便绝缘子棒输送的绝缘子棒输送辊。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输送平台与切割平台之间安装有导向绝缘子棒进入送料机输送通道的导向滚轮,导向滚轮通过固定支撑架与切割平台相接。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夹持器与定长调节器之间的切割平台上开有方便切割后绝缘子棒掉落的掉落口,在掉落口的下方设有传送带,在切割平台的后方设有与传送带配合的成品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