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1381.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艺伟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缸 减震器 塞杆 下端 压塞 支杆 主减震弹簧 副减震器 铰接连接 顶盖 滑动连接 回弹力 上端 底座 副减震弹簧 谐振 滑动铰接 减震效率 快速吸收 限制振动 振动幅度 振动能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包括底座、减震缸、顶盖、塞杆、压塞、主减震弹簧、支杆和副减震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减震缸的下端,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减震缸的上端,所述塞杆滑动连接在减震缸和顶盖上,所述压塞固定连接在塞杆的中端,所述压塞滑动连接在减震缸上,所述主减震弹簧位于压塞和减震缸之间,所述支杆的中端滑动铰接在减震缸的下端,所述支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塞杆的下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副减震器的下端,所述副减震器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压塞上。本发明可以降低振动幅度,有利于快速吸收振动能量,限制振动幅度;避免主减震弹簧与副减震弹簧产生谐振,有利于提高减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564740.9的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和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套设在减震器外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一端固定在减震器外侧壁上,另一端设置在弹簧压盖上,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随着第一支撑弹簧伸长和压缩上下运动,所述减震器上至少还套设有第二调节弹簧,所述第二调节弹簧一端也固定在减震器外侧壁上,所述第二调节弹簧另一端设置在离限位块一段距离的下方。该发明无法有效避免第一支撑弹和第二调节弹簧之间易产生谐振的问题,也无法降低减小幅度,实现高效减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通过主减震弹簧、支杆和副减震器,可以实现塞杆所受压力增大的同时,自动增加副减震器对压塞的推力,从而限制压塞的下滑,进而降低振动幅度,有利于快速吸收振动能量,限制振动幅度;同时通过主减震弹簧进行弹性减震,通过副减震器进行弹性减震和阻力缓震,以此避免主减震弹簧与副减震弹簧产生谐振,有利于提高减震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包括底座、减震缸、顶盖、塞杆、压塞、主减震弹簧、支杆和副减震器,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减震缸的下端,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减震缸的上端,所述塞杆滑动连接在减震缸和顶盖上,所述压塞固定连接在塞杆的中端,所述压塞滑动连接在减震缸上,所述主减震弹簧位于压塞和减震缸之间,所述支杆的中端滑动铰接在减震缸的下端,所述支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塞杆的下端,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副减震器的下端,所述副减震器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压塞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衬套和滑槽,所述衬套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衬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滑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所述减震缸包括减震缸本体、底环和多个滑杆槽,所述底环固定连接在减震缸本体的下端,所述减震缸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滑杆槽,所述底环上固定连接多个圆柱销轴,多个圆柱销轴分别滑动连接在多个支杆的中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所述塞杆包括塞杆本体、法兰盘和塞杆底座,所述法兰盘和塞杆底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塞杆本体的上下两端,所述塞杆本体滑动连接在减震缸和顶盖上,所述法兰盘位于顶盖的上端,所述塞杆底座位于减震缸的下端,多个支杆的内端均铰接连接在塞杆底座上,多个支杆分别间隙配合在多个滑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所述压塞包括圆盘和多个压杆,所述圆盘上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压杆,多个压杆分别滑动连接在多个滑杆槽内,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塞杆本体上,所述多个压杆分别铰接连接在多个副减震器的上端,多个副减震器的下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多个支杆的外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强回弹力减震器,所述支杆的中端设置有支杆滑槽,所述底环上的圆柱销轴滑动连接在支杆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