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子鳄脱腥油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0598.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孝兵;庄红;周永康;朱红星;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资源研究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熬制 脱腥 高温条件 油脂制备 不饱和脂肪酸 发明制备工艺 醛酮类物质 充分混合 结合湿法 物理挤压 氧化损失 混合物 脱腥剂 腥臭味 剁碎 沥干 切块 洗净 制备 备用 过滤 耗时 脂肪 保留 | ||
本发明提供了扬子鳄脱腥油脂制备方法,方法为:1)扬子鳄脂肪洗净沥干,切块剁碎,物理挤压过滤备用;2)加入脱腥剂充分混合,再加入水充分搅拌,静置;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25‑65℃条件下熬制0.1‑9.0h,熬制过程中不停搅拌,即得到制备的油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合湿法熬制法制备扬子鳄脱腥油脂,全过程在25‑65℃相对低温下进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扬子鳄油脂的有效成分,防止了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损失以及高温条件下产生的对人体有害且有腥臭味的醛酮类物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易行、耗时较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扬子鳄脱腥油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脂制备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熬制法、蒸煮法、压榨法和近年来不断发展的酶提取法、超临界CO2或溶剂萃取法、微波或超声波辅助萃取法以及多种技术结合的方法等。具体到鳄鱼油脂的提取,其制备离不开化学试剂或者高温高压的条件,耗时较长。
2015年11月11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510563346.7的专利将鳄鱼脂肪、血管和粘膜等组织混合,慢火水煮15-18小时再加入香精得到鳄鱼油;2013年12月25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310451356.2的专利公开了:经过脱酸,脱胶,脱臭及脱色四步骤加入多种化学试剂的一种鳄鱼油的制备方法;2012年1月4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18057.5,公开了通过高压高温熬制鳄鱼油脂的方法。同样具有腥臭味的鱼油也有较多的制备方法,如:2014年1月22日公开的申请号201310548325.9和2014年1月22日公开的申请号201310547110.5的专利公开技术方案为:经过氢化反应,再脱色脱臭的鱼油的制备方法。2017年8月1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210306.3公开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制浆、水解、盐析、提纯等步骤的制备鱼油2008年9月3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710061563.1的专利公开了通过24-33小时60-80℃的酯交换反应得到乙酯型鱼油的工艺。
此外,已有研究表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干法熬制法,分别有32.6%、60.0%的鳄鱼油脂得率,熬制法在得率方面优势明显。
上述鳄鱼油提取的现有技术,不仅受到提取方法、技术设备和环境安全等的限制,还存在有效成分损失、有毒溶剂残留、安全性差或设备昂贵、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扬子鳄脱腥油脂制备方法,在最大限度地保留油脂中的有效成分,整个制备过程用时较短且操作简便,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扬子鳄脱腥油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扬子鳄脂肪洗净沥干,切块剁碎,物理挤压过滤备用;
2)加入脱腥剂充分混合,再加入水充分搅拌,静置;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25-65℃条件下熬制0.1-9.0h,熬制过程中不停搅拌,即得到制备的油脂。
步骤1)中所述扬子鳄脂肪选自新鲜或冷藏的扬子鳄脂肪;
步骤2)中扬子鳄脂肪和脱腥剂的质量比为2.0-20.0:0.1-5.5。
步骤2)中扬子鳄脂肪和脱腥剂混合物与水的质量比为5.5-200.0:0.1-15.5。
步骤2)中所述脱腥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油逐级温控压榨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天然食用油压榨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