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欠压保护的蓄电池放电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00260.6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叶逸峰;郭思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H02H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马东伟 |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护 蓄电池 放电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欠压保护的蓄电池放电测试装置及方法,用来测试内部包括蓄电池主体和内部继电器的蓄电池产品,放电测试装置的控制端连接蓄电池产品的放电接线端,放电测试装置电源端正、负极与蓄电池负载的正、负极连接;所述放电测试装置将蓄电池放电接线端短接,使蓄电池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当蓄电池电压降到欠压保护电压时,自动断开蓄电池放电接线端,停止蓄电池放电,输出最终放电时间。本发明完全脱开人为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也防止了因人为疏忽导致的电池过放;避免了通过较大的继电器或开关管去切断蓄电池负载,节约了测试的成本,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欠压保护的蓄电池放电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推广,蓄电池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出厂前的测试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对于一部分尚未安装保护措施的蓄电池产品,如图1所示,蓄电池产品仅包括蓄电池和控制端。在测试实际容量时,需要进行放电测试时,如果未及时断开负载导致电池过放,将对蓄电池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目前,采用的接电子负载恒流放电方式,保护装置基本都是将保护电路串接在负载线上,但对于需要使用60A以上放电电流来测试容量的蓄电池,将保护电路串接在功率线上的方案将需要一个较大的继电器或开关管,这样做成本将会大大增加且需要做好散热处理防止器件烧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欠压保护的蓄电池放电测试装置及方法,实现了在对蓄电池放电测试时的欠压保护,并通过自动记录的放电时间计算蓄电池容量。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欠压保护的蓄电池放电测试装置,用来测试内部包括蓄电池主体和内部继电器的蓄电池产品,所述放电测试装置的控制端连接蓄电池放电接线端,所述放电测试装置电源端正、负极与蓄电池负载的正、负极连接;
所述放电测试装置将蓄电池放电接线端短接,使蓄电池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当蓄电池电压降到欠压保护电压时,自动断开蓄电池放电接线端,停止蓄电池放电,输出最终放电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电测试装置,包括欠压保护控制模块和计时电路;
所述欠压保护控制模块,控制蓄电池放电,并控制计时电路开始计时;并且,当蓄电池电压降到欠压保护电压时,自动停止蓄电池放电,停止计时电路计时;
所述计时电路在欠压保护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开始或停止计时,记录并显示蓄电池的放电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欠压保护控制模块包括蓄电池短接模块和滞回比较模块;
所述蓄电池短接模块短接蓄电池放电接线端,使蓄电池放电;
所述滞回比较模块采样蓄电池放电时的电压,判断是否达到欠压保护电压,是,则控制蓄电池短接模块断开蓄电池放电接线端,停止蓄电池放电,否,则控制所述蓄电池短接模块短接蓄电池放电接线端,使蓄电池持续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短接模块包括控制开关管Q1、R9、R7和按键开关K1;
其中,所述控制开关管Q1为PMOS管,其漏极与放电接线端A连接,源极与放电接线端B连接;栅极一路通过R9与源极连接,另一路通过按键开关K1与R7串联后连接蓄电池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滞回比较模块包括比较器IC2,基准电压电路和蓄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连接比较器IC2的反向输入端,蓄电池电压采样电路连接比较器IC2的同向输入端;所述比较器IC2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短接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滞回比较模块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由R5和二极管D2组成,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比较器IC2的输出端,正极通过R5与比较器IC2的同向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0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