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9924.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F16L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混凝土管壁 连接座 支撑框 连接杆 高强度混凝土 加强杆 位置处 支撑座 内侧壁顶端 垂直交错 均匀布置 均匀固定 两端固定 密封线圈 倾斜焊接 流入管 密封性 内侧壁 整理架 浇筑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包括管廊主体、连接杆、连接座、支撑框、加强杆和混凝土管壁,所述管廊主体的内部均匀布置有支撑框,所述管廊主体的内部均匀固定有与支撑框相垂直交错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框位置处的管廊主体外侧浇筑有混凝土管壁,所述混凝土管壁内侧壁顶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内部皆倾斜焊接有加强杆,所述混凝土管壁内侧壁相对应的两侧皆安装有整理架。本发明通过在管廊主体的两端固定有高于混凝土管壁的连接座,并在连接座上皆安装有密封线圈,不仅可以便于管廊主体的安装连接,增加管廊主体的密封性,且避免土壤内部的液体由相邻的两个连接座位置处流入管廊主体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
背景技术
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也称为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设施,目前,现有的混凝土管廊结构简单,管廊的强度较差,相连接的位置处容易产生漏水,且管廊容易受到腐蚀,影响管廊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包括管廊主体、连接杆、连接座、支撑框、加强杆和混凝土管壁,所述管廊主体的内部均匀布置有支撑框,所述管廊主体的内部均匀固定有与支撑框相垂直交错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框位置处的管廊主体外侧浇筑有混凝土管壁,所述混凝土管壁内侧壁顶端的两侧皆设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内部皆倾斜焊接有与支撑框相连接的加强杆,所述混凝土管壁内侧壁相对应的两侧皆安装有整理架,所述整理架的顶部皆铰接有卡板,所述混凝土管壁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有与混凝土管壁相垂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的混凝土管壁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管廊主体外侧壁两端的边缘位置处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远离管廊主体一端的边缘位置处皆安装有密封线圈。
优选的,所述管廊主体外侧壁的两端皆均匀安装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整理架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呈喇叭状,且连接座的高度大于混凝土管壁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均匀布置有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混凝土管廊,通过在混凝土管壁的内部相互垂直交错固定有支撑框和连接杆,可以便于增加混凝土管壁的强度,通过在管廊主体内部的顶端倾斜固定有加强杆,可以便于增加管廊主体顶部的支撑力,增加管廊主体的强度,通过在管廊主体的内侧壁上均匀安装有整理架,并在整理架上铰接有卡板,可以便于对管廊内部的管道进行整理并固定,通过在混凝土管壁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有支撑板,可以便于利用支撑板对管廊主体进行支撑,减少管廊主体的重量,且避免混凝土管壁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在混凝土管壁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可以便于对防护罩的内侧添加防护层,对混凝土管壁进行防护,避免混凝土管壁产生腐蚀,从而提高了管廊主体的强度,通过在管廊主体上安装有吊环,可以便于利用吊环对管廊主体进行移动,便于管廊主体的安装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管廊主体的两端固定有高于混凝土管壁的连接座,并在连接座上皆安装有密封线圈,不仅可以便于管廊主体的安装连接,增加管廊主体的密封性,且避免土壤内部的液体由相邻的两个连接座位置处流入管廊主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框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9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