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线仪及穿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98591.0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甫玉;高丽坤;孙孝于;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莲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线 拉力传感器 发声器 磁力发生装置 铁棒 磁铁球 壳体 磁感应线圈 穿线机构 轻质弹簧 拉环 尾线 主机 滑动变阻器 家庭装修 上端面 音量 墙体 缠绕 电源 声响 外围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家庭装修领域,涉及一种穿线仪及穿线方法,包括主机与穿线机构;主机包括壳体、发声器、磁力发生装置、拉力传感器以及轻质弹簧;发声器设于壳体的上端面;磁力发生装置设于壳体中,包括电源、铁棒、磁感应线圈以及滑动变阻器;磁感应线圈缠绕于铁棒的外围;拉力传感器通过轻质弹簧连接于铁棒,同时拉力传感器连接于发声器,发声器能根据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的大小发出不同音量的声响;穿线机构包括磁铁球、尾线与拉环;磁铁球能在磁力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尾线的一端设于磁铁球上,另一端固定有拉环。其能有效了解墙体内PVC管的情况,并控制穿线的方向,实现精准穿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庭装修领域,涉及一种穿线仪及穿线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家庭装修过程中对不同家用电器或线路所预留在墙壁里的PVC管进行穿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家庭装修中的穿线方法就是利用钢丝进行穿线,利用钢丝穿线有很多的缺点,当现场情况复杂时,弯道较多时,钢丝易发生变形,导致其数量和用量极其大,增加施工成本。且用钢丝穿线,无法控制线的前进方向,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线仪及穿线方法,其能有效了解墙体内PVC管的情况,并控制穿线的方向,实现精准穿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线仪,包括主机与穿线机构;
主机包括壳体、发声器、磁力发生装置、拉力传感器以及轻质弹簧;发声器设于壳体的上端面;
磁力发生装置设于壳体中,包括电源、铁棒、磁感应线圈以及滑动变阻器;铁棒的一端连接于电源的正极、另一端通过滑动变阻器后连接于电源的负极,磁感应线圈缠绕于铁棒的外围;
拉力传感器通过轻质弹簧连接于铁棒,同时拉力传感器连接于发声器,发声器能根据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的大小发出不同音量的声响;
穿线机构包括磁铁球、尾线与拉环;磁铁球能在磁力发生装置的作用下发生位移;尾线的一端设于磁铁球上,另一端固定有拉环。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开关,开关设于铁棒与滑动变阻器之间。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主机手柄,主机手柄设于壳体外。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壳体的底面为光滑平板。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尾线采用塑料弹簧钢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值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为导电端,导电端与滑动变阻器电性相连,并同时与铁棒连接;另一端为绝缘端;调节绝缘端能实现导电端在滑动变阻器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线仪的穿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要穿的电线,剥去前面5cm的长度后,系拉环上,将磁铁球放入PVC管中,同时电线也被磁铁球拉动带入PVC管的内部;
S2、打开主机的开关,接入电源,手握主机手柄移动主机,主机底面的光滑平板与墙面接触;通过主机上发声器发出声响的大小,判断磁铁球的位置,磁铁球距磁力发生装置越近,发声器发出的声音越大,磁铁球距磁力发生装置越远,发声器发出的声音越小;待到磁铁球位于主机正下方时,即磁铁球距磁力发生装置最近,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大小,改变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磁感应强度,增加与磁铁球之间的引力;
S3、继续移动主机,在引力的作用下,内部磁铁球会拉动电线仪器移动,达到穿线目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磁力吸引磁铁球拉动电线行走的方法进行穿线,不仅操作简单且穿线精确,易于了解管道内部状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8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工程安装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线安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