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脱氮嘌呤衍生物及其四元环超分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4818.4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民;何杨;周兴龙;柴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8G8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嘌呤 衍生物 及其 四元环 超分子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脱氮嘌呤衍生物及其四元环超分子结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晶型,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5的烷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了化合物及其晶型,并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晶型为四元超分子大环结构,呈蜂巢状,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有望在人工通道、药物传递系统、多孔材料、包裹材料或催化合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有涉及一种7-脱氮嘌呤衍生物及其四元环超分子结构。
背景技术
四种碱基核酸作为承载遗传信息的实体,人们对它们在结构及功能方面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核苷及其类似物也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及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医学和药物化学研究领域,核苷类化合物如碘苷、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索立夫定、喷昔洛韦、泛昔洛韦、缬更昔洛韦、阿德福韦酯等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和病毒性疾病。在超分子结构方面,核苷分子因为其独特的碱基配对识别能力及自适应性已成功构建了各种形态的超分子结构,如栅格、折纸、超分子聚集体及三维结构。除了天然的嘌呤与嘧啶外,其他的杂环体系也已用来构建各种复杂的超分子结构,如GC二聚体、G-四聚体、iso-G五聚体及Janus-Type GC(J-GC)六聚体等。
目前未见关于本发明化合物及其超分子结构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脱氮嘌呤衍生物及其四元环超分子结构。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晶型
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H或C1-C5的烷基。
进一步地,所述式(Ⅰ)化合物为如下化合物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的晶型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α=72.402(2)°,β=77.851(2)°,γ=82.678(2)°,Z=2,
进一步地,所述晶型的密度为1.291g/cm3。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的晶型结构为四元超分子大环结构,它是以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为基本结构,通过MotifⅠ和MotifⅡ两种氢键模式将分子交替连接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四元超分子大环结构是以四元环为基本单元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四元环的边长分别为
进一步地,所述层与层之间的四元环是通过4N-Hb与酚羟基上的O11间形成的氢键4N-Hb…O11,以及氨基所在苯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晶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化合物1与化合物2反应,即得目标化合物;
(2)取目标化合物,溶于甲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于25±5℃下结晶,即得晶体。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成功制备得到了化合物及其晶型,并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晶型为四元超分子大环结构,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材料,有望在人工通道、药物传递系统、多孔材料、包裹材料或催化合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