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4790.4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顾宏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气阀 吸气阀 呼吸阀 呼气 呼气单向阀片 吸气单向阀 吸气 呼吸机 膜片 气压 单向阀座 呼吸装置 吸入 阀打开 阀关闭 重复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包括:相互扣合的吸气阀盖和呼气阀盖,膜片,设置在吸气阀盖和呼气阀盖的中间,形成吸气阀腔和呼气阀腔,吸气单向阀,设置在吸气阀腔中,吸气单向阀座,设置在所述吸气单向阀的后面,呼气单向阀片,设置在呼气接口到呼气阀腔之间,以防止重复吸入,呼气阀口,设置在呼气阀腔中,当呼气阀腔压力低于吸气阀腔时,膜片向呼气阀口方向运动,使得呼气阀口关闭,呼气单向阀座,支撑所述呼气单向阀片。本发明由于具有膜片、吸气单向阀和呼气单向阀片,使得当进行吸气或呼气的动作时,呼吸阀中与吸气或者呼气相应的阀打开,另一个阀关闭,从而防止重复吸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机在临床上主要是解决通气和吸氧问题。近年来,双气压呼吸机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广泛被临床甚至家庭采用。双气压呼吸机使用单管连接呼吸机和鼻罩或面罩,连接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呼气通道不明确,面罩的泄漏口、带泄漏口的接头、甚至是鼻罩和面罩的边缘的泄漏都是呼气二氧化碳的排放通道。
二、泄漏量不确定。吸气压力是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设定的,除了考虑病人肺的顺应性、病人潮气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重复吸入。泄漏量又取决于气道压力和泄漏的等效口径。
三、由于上述2个原因,在临床上双气压呼吸机通气时二氧化碳潴留风险比较大,大的泄漏量甚至于不能在气道内建立压力,小的泄漏量二氧化碳排放不畅;需要临床经验和双气压呼吸机使用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也是由于泄漏量不确定,管道内加氧成为难点。提高吸入氧浓度是临床治疗缺氧的主要手段直接加在连接管道,大部分氧气随着泄漏排到大气,必须浪费大量的氧气才能提高吸入氧浓度。实际的吸入氧浓度和泄漏量,病人的分钟通气量相关,不确定的泄漏量也意味着不确定的吸入氧浓度
五、由于存在泄漏,双气压呼吸机的供气流量远大于病人的吸气流量。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加温湿化也成为双气压呼吸机的问题之一。
临床的非双气压类的呼吸机工作在不泄漏或者是泄漏很小的条件下,呼出气有专门的呼出通道,几乎不存在重复吸入,呼吸机的供气流量和病人的吸入流量十分接近,加温湿化比较容易。但存在呼吸机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及其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吸气阀盖和呼气阀盖,膜片,设置在吸气阀盖和呼气阀盖的中间,膜片与吸气阀盖所围成的内部空间称为吸气阀腔,膜片与呼气阀盖所围成的内部空间称为呼气阀腔,吸气单向阀,设置在吸气阀腔中,吸气单向阀座,设置在所述吸气单向阀的后面,呼气单向阀片,设置在呼气接口到呼气阀腔之间,以防止重复吸入,呼气阀口,设置在呼气阀腔中,当呼气阀腔压力低于吸气阀腔时,膜片向呼气阀口方向运动,使得呼气阀口关闭,呼气单向阀座,支撑所述呼气单向阀片。
进一步,本发明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的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吸气单向阀座上还包括:加氧接口。
进一步,本发明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的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氧气单向阀,与加氧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的提高双气压呼吸机性能的呼吸阀,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积水排出口,设置在呼气阀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瑞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