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及其取压排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4606.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平;王卫东;蔡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压环 环形孔板 节流装置 测量管 排污管 引压管 排污 测压管 流体 煤气流量测量 引流 管道疏通 支撑作用 测流板 两端部 位置处 移位 内环 连通 外围 运送 改造 | ||
1.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包括:
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呈中空圆柱状,所述测量管用于运送流体;在所述测量管的轴向上分别距离两端部规定距离的位置,沿着测量管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测量管的中空部连通,且每端部两两相对应的通孔位于同一直径上;
均压环,两个所述均压环分别套设在所述测量管的两端部处的外围,所述均压环呈中空圆环状,且所述均压环的内环和外环上均设有多个穿孔;内外环上的多个所述穿孔沿均压环的周向均匀布置,且内外环上两两相对应的穿孔均位于同一直径上;所述测量管上的多个通孔与所述均匀环上的多个穿孔也一一相对应;
多个引压管,每个所述引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测量管外表面上的通孔连通,每个所述引压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压环的内环连接且与所述均压环的内环上的穿孔连通,该均压环上的穿孔与测量管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引压管用于提供流体的引流作用及支撑作用;
多个排污管,多个排污管设置在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每个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的穿孔连接;所述排污管用于将测量管内的污物经过引压管引流后再进入排污管排出;
测流板,所述测流板位于所述测量管的内部,且所述测流板呈圆饼状;所述测流板通过多个支撑杆固接在所述测量管的内表面上;
测压管,所述测压管设置在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用于测量所述均压环内的压力,所述测压管和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均压环的外环的不同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流板位于所述测量管内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测量管一端部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四个通孔,即两个相邻通孔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测量管一端部的四个通孔与所述测量管另一端的四个通孔之间是关于测量管中心所在的与轴线垂直的平面相对称的;
再优选地,所述测量管厚度为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压环通过所述引压管与所述测量管同心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量管一端部上的所述均压环的内环和外环上均分别设置有四个穿孔,且内外环上各自两个相邻穿孔之间的夹角为90°;
再优选地,所述引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均压环和所述测量管的连接的方式为焊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管一端部上的所述排污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排污管均设在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每个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的穿孔连接,每个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采用排污堵头堵塞;所述排污管用于将测量管内的污物经过引压管引流后再进入排污管排出;
所述测量管一端部上的所述测压管有且只有一个,所述测压管设在所述均压环的外环上,用于测量所述均压环内的压力;所述测压管和所述排污管位于所述均压环的外环的不同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和所述测压管均为中空圆柱状,且所述排污管和所述测压管的外径均小于均压环上穿孔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流板的直径小于测量管的内径;
优选地,测流板直径为测量管内径的一半;
再优选地,测流板的厚度为5mm;
再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呈细实心圆柱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测流板和所述测量管的内表面连接,用于提供支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本体法兰,所述本体法兰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测量管的两端;
排污堵头,每个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采用排污堵头堵塞;
优选地,所述排污堵头一端呈圆柱状态、另一端呈长方体状,所述排污堵头设在排污管的末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孔板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均压环在距离各自对应的测量管端部有一定距离,该一定距离为L1=L2=(0.05-0.25)L,其中,L1和L2分别为两个均压环到各自测量管端部的距离,L为测量管的管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6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