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4565.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剑;李云峰;赵永锋;许飞;马红涛;尼亚琼;赵红娟;刘兴丹;谭倩;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4191 河南省焦作市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回收利用 脱除 加热处理 预分离 正极片 极片 报废 正极集流体 高效回收 有机溶剂 浸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报废正极片在250‑400℃进行加热处理,然后进行振动筛分,分离得到正极材料和预分离极片;将预分离极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浸泡处理,分离出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材料浆液。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先对报废正极片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利用振动筛分使正极材料实现预脱除,可实现80%左右的正极材料脱除,该方法对正极材料的脱除效率高,可实现正极材料的高效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它迎合了现代电子产品发展的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无污染、绿色环保、循环寿命高、无记忆效应、充电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便携式电器等电子设备中。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正极残片及报废的正极片,而且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电池。如果不对这些报废正极片进行回收而直接废弃,不仅会产生难以处理的废弃物而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出一种回收效率高、回收成本低的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207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其是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与液体醇和/或液体酮的混合溶剂浸泡电池正极片,使正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然后取出集流体,过滤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将正极活性物质烘干即可。该方法通过对浸泡电池正极片的有机溶剂的优选,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回收率,缩短了回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的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主要是利用有机溶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实现正极材料从集流体上脱除,该方法的脱除效率较低,正极材料的回收率、回收时间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正极材料脱除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报废正极片碎片在250-400℃进行加热处理,然后进行振动筛分,分离得到正极材料和预分离极片;
2)将预分离极片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浸泡处理,分离出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材料浆液。
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回收利用方法,先对报废正极片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利用振动筛分使正极材料实现预脱除,可实现80%左右的正极材料脱除,该方法对正极材料的脱除效率高,可实现正极材料的高效回收利用。
该方法针对报废极片上不同脱除难度的正极材料,分别使用不同的脱除手段进行分类脱除:加热处理、振动筛分实现集流体表面及易脱除正极材料的分离,也降低了后续有机溶剂处理的难度,方便实现余下正极材料的回收。通过以上化学和物理分离手段的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脱除率和回收率,缩短正极片的回收处理时间。
步骤1)中,所述振动筛分所用筛网的网孔直径为1-2mm。
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丙酮。所述浸泡处理在超声波处理的辅助下进行。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3-5h。将正极材料浆液烘干,回收得到正极材料。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0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5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