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气雾剂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4136.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赖少聪;任振兴;邱友;杨青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自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8;B01D53/72;A01N31/08;A01N25/06;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24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除味剂 气雾剂 纳米银离子 除味 改性 制备 杀菌 异辛基聚氧乙烯醚 对氯间二甲苯酚 水性丙烯酸树脂 多孔二氧化钛 二甲苯磺酸钠 制备技术领域 蓖麻油酸锌 六偏磷酸钠 苯甲酸钠 二氧化锆 柠檬酸钠 三乙醇胺 异味问题 丙三醇 除味剂 除味率 硅酸钠 杀菌率 小分子 乙醇 吐温 应用 源头 | ||
本发明属于除味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气雾剂中的应用。该杀菌除味剂由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钛、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锆、对氯间二甲苯酚、蓖麻油酸锌、小分子水性丙烯酸树脂、丙三醇、水、吐温80、二甲苯磺酸钠、异辛基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硅酸钠、苯甲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和无味乙醇组成。其杀菌率高达92%~99.9%,除味率高达90%~100%,可从源头解决异味问题,作用效果持久。此外,其相应的杀菌除味气雾剂使用方法简单,在20min后即可达到杀菌除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味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除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气雾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刚买的新车车内会存在各种异味,包括各种塑料制品释放的甲醛、苯、丙酮等有毒有害气体及TVOC等。此外,长期使用的车厢内部也会存在各种异味,如烟味,酒味,食品味及因潮湿而产生的霉味等。这些异味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感受,更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现有的汽车除味剂一般采用遮盖型除味方法,具体采用高浓度的香精来遮盖异味,但有时适得其反,香精不但盖不住异味,反而与异味组成一种更难闻的气味。因此这种方式效率低,且不能在源头上解决异味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除味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杀菌除味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杀菌除味剂在气雾剂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杀菌除味剂,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原料组成: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钛0.01%~5%、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锆0.01%~5%、对氯间二甲苯酚1%~10%、蓖麻油酸锌1%~10%、小分子水性丙烯酸树脂1%~10%、丙三醇5%~20%、无味乙醇40%~80%、吐温80 0.1%~5%、二甲苯磺酸钠0.1%~5%、异辛基聚氧乙烯醚1%~5%、三乙醇胺0.1%~2%、硅酸钠0.1%~2%、苯甲酸钠0.1%~2%、六偏磷酸钠0.1%~1%、柠檬酸钠0.1%~1%和水为余量,上述原料总计为100%。
所述的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钛和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锆参照专利《一种银掺杂的二氧化锆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201410708337.8)中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所述的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钛具有多孔道,可以吸附臭味分子,并可在可见光的作用下进行杀菌,二氧化钛的表面附有纳米银离子,也起杀菌的作用。此外,由于同种电荷的同性相斥作用,使二氧化钛不会发成聚集,呈均匀分散状。
所述的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锆具有与上述纳米银离子改性多孔二氧化钛相同的作用。
所述的对氯间二苯酚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杀灭大多数的细菌。
所述的蓖麻油酸锌为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除味化学品。
所述的小分子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为1700,购买自巴斯夫JONCRYL682。将所述的小分子水性丙烯酸树脂喷洒于物体上时,可形成一层肉眼不可见的薄膜,可以使物体表面的臭味分子不会扩散出去,薄膜上的杀菌除味成分可以快速作用,除去臭味分子。
所述的无味乙醇用于溶解对氯间二苯酚和蓖麻油酸锌。
所述的丙三醇的挥发速度较慢,可以持久的保持杀菌除味效果。
所述的吐温80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增溶对氯间二苯酚和蓖麻油酸锌,达到料液稳定的状态。
所述的二甲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增溶对氯间二苯酚和蓖麻油酸锌,达到料液稳定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自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自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4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