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93859.1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平;沈正飞;鲍敏辉;熊帮军;余水评;董秀英;邢小玲;刘宗甫;徐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治平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M2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枝条 植株 种植 搭架 野山 整地 方便操作 合理施肥 水分供给 水分管理 植株栽培 种植方式 病虫害防治 腐殖土 种植地 除草 采收 母株 松土 修剪 间作 成活率 套种 驱赶 伸展 改进 施肥 鸟类 水资源 灌溉 辐射 节约 | ||
1.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
2)整地施肥:栽植半年前进行,采用机械整地,整地深度25-30cm,同时施足底肥,然后再铺上20cm厚的经处理的腐殖土;
3)母株的选择:选择粗大、健壮、无病虫害且果型大的母株,在2-3月或10月在山林中挖取,并从植株1-1.5m处截断去掉头部;
4)种植时间:春季在2-3月份种植,秋季在10月份种植,种植前母株需在水中浸泡24小时;
5)种植方式与密度:棚架矮化种植,行距200-300cm,株距100-150cm;
6)水分管理:生长期每隔5-7天浇次水,开花结果期,每隔2-3天浇次水,保证水分充足;
7)搭架缚引:在行内每隔5-10米立一支柱,支柱顶端拉一道主直杆,每两个横向设置的主直杆之间固定连接枝条圆环辐射架,将枝条均匀的引导枝条圆环辐射架上;
8)松土除草;
9)间作套种:在种植地内种植一年生农作物,该农作物种植采取环绕野山莓母株一周的方式种植,其中心距离母株0.5-1m;
10)合理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施基肥在早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将基肥与土拌匀,距植株0.3-0.5m;追肥分为两次,第一次在开花至结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第二次追肥是在果实采取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11)打顶修剪:待新的植株长到2m高时打顶,修剪细弱枝,破损枝,当年生新梢长40-60cm,摘心,每株可先留长势壮的基枝6-8个;
12)驱赶鸟类:在园内设置1个音箱,事先录制好猛禽的叫声或燃放鞭炮的声音,定时播放来驱赶鸟类;
13)病虫害防治;
14)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经处理的腐殖土具体处理方法是:从山林中收集原始腐殖土,将其堆置在事先建好的水泥池内,喷发酵液,边喷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在水泥池上方铺设一层塑料纸,水泥池宜建造在阴暗且温度高的地方,发酵完成后,揭开塑料纸,在太阳下晾干,然后喷水,边喷边搅拌,直到腐殖土成团粒状,停止搅拌,晒干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在28-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立柱为长方体结构,高度1.2-1.5m,立柱中心浇筑有内径为5cm的通水孔,立柱两相对侧面加工有整理槽,整理槽底部开设连通通水孔的通水口,通水口处设置延伸至植株根部的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列立柱上假设主水管,主水管与通水孔贯通,主直杆为空心圆管,也与主水管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条圆环辐射架包括空心圆形管、中心管以及连接在空心圆形管与中心管之间的若干空心的细钢管,所述空心圆形管与主直杆贯通连接,并在所述中心管底部加工一圈水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山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间作套种的植物为豆类、花生、红三叶或白三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治平,未经陈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38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鸟红树林的营造方法
 - 下一篇:桃子种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