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止动结构、电芯绝缘保护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568.0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娄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1201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结构 保护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止动结构、电芯绝缘保护结构及电池。绝缘止动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相互贴合后形成用于对电芯两侧的结构进行包裹的包覆空间;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的外侧具有与绝缘保护膜固连的区域。本发明提供的绝缘止动结构,通过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的贴合,完成对电芯两侧的包裹,具有操作简单、装配方便的优点,同时,绝缘保护膜设置在绝缘止动架的外侧,能够防止绝缘保护膜因装配绝缘止动架时出现的褶皱或被戳伤的问题,提高了绝缘止动结构的绝缘、止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止动结构、电芯绝缘保护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实际应用除了小型3C产品,主要作为动力电源或储能后备电源。电芯的绝缘保护膜、绝缘止动架和顶盖下塑件是普遍应用于后两类大型电池的一种简易安全保护和固定装置。
目前电芯绝缘保护结构根据电池极耳和极柱位置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针对正、负极极耳在同一侧的电池,绝缘保护膜将电芯四周和底部共五个面包裹,再热熔于顶盖下塑件;第二种针对正、负极极耳在两侧且正、负极极柱在同端的电池,有的采用第一种形式,更多的是两侧采用绝缘止动架或绝缘胶带保护,有的再用绝缘保护膜包裹四周;第三种针对正极极耳和极柱在同一侧、负极极耳和极柱在另一侧的电池,电芯绝缘保护膜将电芯四个面包裹,最后装入金属外壳中。以上所述不热熔则无法保证具有完全绝缘保护作用,热熔固定则均需在包裹绝缘保护膜后进行,还需绝缘胶带粘贴固定相对位置,这些装配方法需诸多工装夹持且操作不便、工序繁琐。
同时,市场上现有的方案两侧采用U形绝缘保护槽作为绝缘措施,缺点一是装配时容易戳伤隔膜或使隔膜褶皱,二是振动时也容易戳伤极耳,止动效果有限,三是外面不用绝缘保护膜包裹则有绝缘隐患,采用绝缘保护膜热熔则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止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不方便、存在绝缘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绝缘保护结构,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绝缘止动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采用如以上所述的电芯绝缘止动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绝缘止动结构,其包括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相互贴合后形成用于对电芯两侧的结构进行包裹的包覆空间;
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的外侧具有与绝缘保护膜固连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底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两个长边相连,所述底面相邻的两个边分别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底部的短边连接;
第二侧面和底面位于第一侧面的同一侧,且三者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绝缘止动架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能够与第二侧面和底面的远离第一侧面的边贴合使第一绝缘止动架和第二绝缘止动架之间形成包覆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包括向包覆空间一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包覆空间一侧的表面为内表面;
所述凹陷部内表面的形状与电池壳体的连接片的形状相匹配,且内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部。
优选的,所述绝缘止动结构进一步包括顶盖下塑件,所述第一绝缘止动架、第二绝缘止动架通过卡接的方式与顶盖下塑件配合。
优选的,所述顶盖下塑件上设置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浮飘行物品电池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