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2001.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鑫;钟贵明;岳红军;卢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烯包覆 多孔 红磷 导电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所述的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个红磷颗粒和附着于红磷表面的若干导电炭颗粒,且红磷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所述的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外侧包覆有至少一层石墨烯;所述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中红磷表面的多孔结构采用下述步骤得到:将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进行氧化,然后洗涤、烘干后,得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氧化的方式为放入鼓风烘箱,温度为60℃~150℃,时间为0.5h~4h,洗涤的方式为边滴加去离子水边抽滤或加入去离子水后离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导电炭为炭黑。
3.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红磷与导电炭放入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球磨罐中充入惰性气体,进行球磨,得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
b.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将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进行氧化,然后洗涤、烘干后,得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步骤b中氧化的方式为放入鼓风烘箱,温度为60℃~150℃,时间为0.5h~4h,洗涤的方式为边滴加去离子水边抽滤或加入去离子水后离心;
c.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均匀分散于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然后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将还原后的液体进行抽滤,最后将抽滤得到的复合材料洗涤、烘干,得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惰性气体为高纯氩或高纯氮,步骤c中还原剂为维生素C、水合肼、二甲基肼、硼氢化钠、氨水、碘化氢、硫化钠、氢氧化钠、六甲嘧胺、乙二胺、柠檬酸钠、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红磷与导电炭的质量比为0.2~8:1,步骤c中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4~3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球磨的转速为500r/min~800r/min,时间为3h~64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步骤c中烘干的方式为真空烘干,温度为80℃~12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均匀分散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的方式为搅拌,时间为0.5h~24h,还原的温度为0℃~90℃,时间为0.5h~24h。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烯包覆多孔红磷、导电炭复合材料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未经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20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