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91982.X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张建忠;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9/00;E21D9/08;E21D9/12;E21D11/38;E21B33/13;C04B28/26;C09K8/46;C04B111/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穿越 锚索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旋挖钻处理锚索,通过所述旋挖钻的钻头缠绕所述锚索并将缠绕在钻头上的锚索拉出从而将整根锚索拉断或拉出,被拉断的锚索于锚索区内留有锚索分段;
对所述锚索区的土体进行加固,加固区域位于盾构形成的隧道上方,该加固区域底部距隧道的顶部的距离为3米;以及
盾构掘进穿越所述锚索区,在掘进的过程中,开仓检查刀盘并清理缠绕在刀盘上的锚索部分,以使得所述盾构能够顺利穿越所述锚索区;
对所述锚索区的土体进行加固,包括:
将所述锚索区内有地下管线的区域划分第一区域,其余为第二区域;
对所述第二区域采用三管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
对所述第一区域采用WSS工法斜向注浆加固;
采用WSS工法斜向注浆加固,包括:
配置第一注浆浆液和第二注浆浆液:
所述第一注浆浆液包括体积比1:1的第一水玻璃溶液和混凝土外加剂,所述第一水玻璃溶液包括体积比1:1的水玻璃和水;
所述第二注浆浆液包括体积比1:1的第二水玻璃溶液和水泥浆,所述第二水玻璃溶液包括体积比在1:2至1:5之间的水玻璃和水,所述水泥浆包括水灰比1:1至1:1.5的水和水泥;
对所述地下管线所在区域的两侧斜向下钻孔形成加固孔;
向所述加固孔内注入一段所述第一注浆浆液,所述第一注浆浆液填充所述加固孔周围的空隙并加固土体形成一止浆墙;
向所述加固孔内注入第二注浆浆液,所述第二注浆浆液渗入到第一注浆浆液内并加固所述止浆墙;如此交替注浆直至注浆完成从而形成止水加固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旋挖钻处理锚索,包括:
利用所述旋挖钻在与锚索连接的围护桩的外侧从地面向下竖向的旋挖钻进;
在旋挖钻进的过程中,及时清理缠绕在钻头上的锚索,清理完成后继续旋挖钻进,直至钻至最底层锚索的位置处;
向所述旋挖钻所形成的钻孔内灌注混凝土以填实所述钻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仓检查之前,还包括:
在盾构机头设置倾斜的超前注浆孔;
利用钻机沿所述超前注浆孔钻孔,成孔后插入超前注浆管;
通过所述超前注浆管向盾构机头前方的土体注入浆液以实现超前注浆加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仓检查之前,还包括对盾构形成的隧道进行密封止水:
通过盾构拖车处的管片吊装孔向外侧注入止水浆液,形成第一道止水环;
对盾尾后方的管片通过管片吊装孔向外侧注入注水浆液,形成间隔设置的多道止水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仓检查之前,还包括对掌子面地层进行气密性处理:
向土仓顶部注入第一膨润土泥浆,同时转动刀盘以使得土仓内渣土和注入的膨润土泥浆充分混合;
开启螺旋输送机排放渣土,当排放的渣土呈流塑状时,关闭螺栓输送机,并向土仓内注入第二膨润土泥浆,当土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膨润土泥浆的注入;
转动刀盘,并控制刀盘的转速在0.25rpm/min至0.3rpm/min,使得膨润土泥浆能够充分进入掌子面的地层中形成气压保护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开仓检查的过程中,同时检查所形成的气压保护膜的情况,在所述气压保护膜发生开裂时,停止开仓作业并重新注入膨润土泥浆以重新形成新的气压保护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定开仓检查计划,并依据所制定的开仓检查计划进行定期开仓检查;
在出现刀盘扭矩超出阈值、渣温升高或刀盘前异响情形时,进行开仓检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穿越锚索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盾构掘进穿越所述锚索区时,控制盾构的掘进速度在10mm/min,刀盘转速为1.0r/min,刀盘扭矩控制在2000Kn.m至2500K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9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