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91881.2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许冬冬;张萌;康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区 内循环 厌氧生物反应器 颗粒污泥 内循环区 外循环区 布水区 分离区 进水管 排泥管 排泥区 混合液内循环 厌氧颗粒污泥 反应器主体 回流出水管 抗冲击负荷 污泥颗粒化 传质性能 反应效率 高效分离 回流水泵 内循环液 斜板沉淀 反应器 布水室 沉淀室 出水管 倒锥形 反应室 回流缝 集泥室 排气管 取样口 泥水 侧壁 转筒 沼气 驱动 返回 赋予 | ||
1.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主体呈圆筒状,由下至上依次分为排泥区(Ⅰ)、布水区(Ⅱ)、反应区(Ⅲ)、内循环分离区(Ⅳ)和外循环区(Ⅴ);排泥区(Ⅰ)底部设有倒锥形集泥室(2),倒锥形集泥室(2)的底部连接带有排泥管阀(1)的排泥管(11);布水区(Ⅱ)中设有布水管(12),外部环绕设有环形水流均衡管(28),环形水流均衡管(28)与布水管(12)相连,进水管(4)上设有进水水泵(3)且进水管(4)一端连通环形水流均衡管(28);所述的反应区(Ⅲ)内设有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室(6);所述的内循环分离区(Ⅳ)上部设有内循环室(10),内循环室(10)由两块导流纵隔板(26)、两块导流纵斜板(17)和两块横隔板围成上部截面为长方形且下部截面为倒三角形的壳体;内循环室(10)上部侧壁与反应器主体内壁之间留有供泥水混合物上升的升流区,升流区上方为气液分离室(22),气液分离室(22)通过导气管(23)连通集气罩(24),集气罩(24)连接排气管(25);内循环室(10)底部开设有连通内循环室(10)和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室(6)的连通缝;连通缝下方设有三叶转筒(16),三叶转筒(16)由柱状的滚筒以及三瓣叶片组成,三瓣叶片周向均布于滚筒的外圆周上,且每片叶片均呈半圆柱壳状;反应器主体顶部中央设有沉淀室(20),沉淀室(20)侧壁由两块纵隔板和两块横隔板围成,底部横向固定有若干栅格;沉淀室(20)内部在栅格上方放置若干平行的斜板(18),形成斜板沉淀区,斜板沉淀区上方的清水区顶部设置溢流槽(21),沉淀室(20)上沿与反应器主体上沿平齐,下部伸入内循环室(10)中间;沉淀室(20)侧壁与内循环室(10)侧壁之间留有供废水从上往下进入内循环室(10)的回流通道;所述的外循环区(Ⅴ)中设回流出水管(27)、回流水泵(7)和回流进水管(5);回流出水管(27)一端从反应器主体外伸入沉淀室(20)的清水区,另一端依次连接回流水泵(7)和回流进水管(5),回流进水管(5)从反应器主体外伸入布水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排泥区(Ⅰ)、布水区(Ⅱ)、反应区(Ⅲ)、内循环分离区(Ⅳ)的体积之比1~1.5:1:18~2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室(20)为长方体,斜板(1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清水区顶部的溢流槽(21)也为长方体,溢流槽(21)长度与沉淀室(20)长度相等,溢流槽(21)宽度为沉淀室(20)宽度的1/5,沿沉淀室(20)顶部中轴线居中布置;溢流槽(21)高度为沉淀室(20)高度的3/15;沉淀室(20)下沿离内循环室(10)上沿的高度差与沉淀室(20)高度之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沉淀室(20)侧壁与内循环室(10)侧壁之间的回流通道宽度是沉淀室(20)高度的1/10,回流通道上沿离反应器内液面的间距是沉淀室(20)高度的2/15;导流纵斜板(17)与基准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两块导流纵斜板(17)之间的连通缝长度与导流纵斜板(17)长度相同,连通缝宽度是导流纵隔板(26)高度的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室(6)内充填厌氧颗粒污泥(15),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室(6)沿纵向的若干个横截面上设有滤网(14),用于防止厌氧颗粒污泥(15)节涌;沿厌氧颗粒污泥反应室(6)侧壁设置若干取样口(13),用于取样监测反应器的工作状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水流均衡管(28)环向多个位置通过管道连接布水管(12),以均衡进水水流;环形水流均衡管(28)直径与进水管(4)之比为4:1;布水管(12)直径与进水管(4)相同;布水管(12)上间隔开孔,孔眼轮流朝向布水管(12)的两侧,且孔眼的出水方向向下成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8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