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1611.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力行;楼贤奇;汪宗磊;郭平;宣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9/00 | 分类号: | B21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铜管 盒体 外模 模盒 卸油 表面开设 导向模 拉出口 周侧面 穿孔 侧面 拉伸 模座 进口 盒体内表面 滑动配合 润滑效果 油量控制 游动芯头 出油口 橡胶垫 铜管 油管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涉及紫铜管卸油模盒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盒体;盒体一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盒体一表面开设有出油口;盒体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伸进口;盒体另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拉出口;盒体底部固定有第一橡胶垫;盒体内表面一侧固定有模座;模座另一表面分别固定有外模和导向模;第一贯穿孔与外模油管周侧面固定连接;盒体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伸进口;紫铜管伸进口和紫铜管拉出口均与紫铜管周侧面滑动配合。本发明通过游动芯头、外模和导向模的作用,具有将铜管外侧的外模油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达到既有润滑效果,又节约外模油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紫铜管卸油模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是有色金属管的一种,一般是压制或拉制的无缝管。铜管不仅具有一般金属的高强度,同时又比一般金属易弯曲、易扭曲、不易开裂、不易折断,并具有一定的抗冻胀和抗冲击能力,因此建筑中的铜管一经安装,使用起来安全可靠,甚至无需维护和保养。
现有的铜管加工过程一般是由拉铜管机拉制而成,铜管的拉拔加工大多是在高速圆盘拉伸机上进行的,拉拔速度可达1000m/min,铜管在如此苛刻的拉拔条件下,很容易造成外表面的擦伤和缺陷。因此一般会利用各种具有良好粘附性、润滑性和耐高温性能的铜管外模油对拉铜管机进行事先润滑。铜管外侧的外模油一般是循环使用,当铜管外侧的外模油过多时,不能再提升润滑效果,但是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由于一般采用的铜管外模油均具有耐高温性能,即使添加过多也难以挥发,致使产生大量油烟,不仅污染工作环境,还难以清洗;因此需要将紫铜管卸油模盒将铜管外侧的外模油控制在既有润滑效果,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具有将铜管外侧的外模油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达到既有润滑效果,又节约外模油,同时还不会造成污染工作环境、难以清洗、产生大量油烟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通过游动芯头、外模和导向模的作用,具有将铜管外侧的外模油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达到既有润滑效果,又节约外模油的优点,解决了铜管外侧的外模油过多时,造成资源,致使产生大量油烟,不仅污染工作环境,还难以清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紫铜管的拉伸卸油式模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一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盒体一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盒体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伸进口;所述盒体另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拉出口;所述盒体底部固定有第一橡胶垫;
所述盒体内表面一侧固定有模座;所述模座另一表面分别固定有外模和导向模;所述第一贯穿孔与外模油管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一侧面开设有紫铜管伸进口;所述紫铜管伸进口和紫铜管拉出口均与紫铜管周侧面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模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沉头孔;所述外模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一沉头孔与第二沉头孔通过圆形贯穿孔贯通;所述第一沉头孔内表面与游动芯头一端面配合;所述第一沉头孔和第二沉头孔有利于方便对紫铜管的拉伸,以及具有固定游动芯头位置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模一侧面开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导向模一侧面固定有第二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一侧面转动连接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具有防止内膜油在拉完之后喷出而导致环境污染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紫铜管伸进口、紫铜管拉出口和圆形贯穿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紫铜管伸进口、紫铜管拉出口和圆形贯穿孔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线的作用是减小紫铜管拉拔时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沉头孔外径比紫铜管外径大0.5cm-10cm;所述第一沉头孔内径比紫铜管外径大1mm-4mm;所述第一沉头孔内径比紫铜管外径大一点的作用是保证拉拔时紫铜管的通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拔丝机拔丝模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电缆生产用中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