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1539.2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张卫冬;艾轶博;田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17/00;G01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辨识 电主轴 温升 温度变化数据 均方根误差 采集 高速电主轴 辨识系统 计算步骤 粒子滤波 输出步骤 温升曲线 因子计算 自适应性 测温点 自适应 输出 | ||
1.一种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步骤:采集设置在所述电主轴上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数据计算粒子滤波的初值以及自适应性因子,并根据所述自适应因子计算均方根误差;
输出步骤:根据所述均方根误差得到最短辨识时间,并在所述最短辨识时间下输出所确定的温升辨识曲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电主轴的前端轴承外圈处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均安装温度传感器;
在采样间隔时间Δτ下得到n次采样数据作为采集温度变化序列,采样总时长为nΔτ,其中,
其中,1≤m≤n,r为采样点数,n为采样次数,矩阵(1)为个采集点的采样矩阵,矩阵(2)为某一采样点的温度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步骤具体包括:
选择采集到的温度数据的前m次数据作为如下模型的a,b,c,d,e的初值
T=a+b·exp(c·t)+d·exp(e·t) (3)
其中,1≤m≤n,t为时间,0≤t≤nΔτ,a,b,c,d,e为模型系数,c,e为热模态特征值);
计算自适应因子为其中,Tr(t)m为温度测量值,为估计值;
计算采样点处的温度实测值与估计值的均方根误差σ,所述均方根误差σ的公式如下
其中,n为采样次数,Te(i)通过该测量点的温升曲线得到,Te(i)为在第i次采样时刻估计的温度值,To(i)为第i次采样时刻测量的温度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步骤具体包括:
在某一采样次数m下计算均方根误差σ的值,依次增加采样次数m=m+1,并返回所述计算步骤以计算不同采样次数m下的均方根误差σ的值,直至均方根误差σ的变化趋势出现先递减后小幅度波动的情况,即均方根误差σ存在区间内的极小值(即为最小均方根误差),所述极小值对应时间即为最短辨识时间mΔτ,并在所述最短辨识时间下输出所确定的温升辨识曲线。
5.一种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设置在所述电主轴上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数据计算粒子滤波的初值以及自适应性因子,并根据所述自适应因子计算均方根误差;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均方根误差得到最短辨识时间,并在所述最短辨识时间下输出所确定的温升辨识曲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主轴快速温升的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电主轴的前端轴承外圈处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均安装温度传感器;
在采样间隔时间Δτ下得到n次采样数据作为采集温度变化序列,采样总时长为nΔτ,其中,
其中,1≤m≤n,r为采样点数,n为采样次数,矩阵(1)为个采集点的采样矩阵,矩阵(2)为某一采样点的温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5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