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1279.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余宏;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8 | 分类号: | B41F2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连续 型模内覆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中模安装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且上模和中模均相对于下模上下移动安装,中模还水平转动或者移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通过上模和中模可完成在薄膜上印刷字符,通过中模和下模合模可完成基板的注塑成型;当以上两步完成后,将中模旋转偏离上模和下模所在垂直区域,则可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便将印刷有字符的薄膜覆盖到基板上,完成模内覆膜。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中模,将油墨层印刷和基板注塑在同一时间同一模具上进行,有利于节约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业中,为了保护字符,在字符表面覆膜是常用手段。模内覆膜是表面覆膜的一种工艺,现阶段,模内覆膜由于工序分段多,很难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中模安装在上模和下模之间,且上模和中模均相对于下模上下移动安装,中模还水平转动或者移动;
上模为空心结构,其下表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过孔,其内腔连接有负压机构;
中模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槽腔,各槽腔组合构成待印刷字体,各槽腔内填充有凸出于中模上表面的棉线;中模内部设有油墨腔,各槽腔的底部均与油墨腔连通,油墨腔外接油墨输入管;
中模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油墨腔相互隔离;下模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中模与下模合模的状态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沟槽注塑腔,中模或者下模上设有与注塑腔连通的注塑孔。
优选地,中模由印刷模和定型模组成,印刷模固定在定型模上表面,槽腔和油墨腔设置在印刷模上,第一凹槽设置在定型模的下表面。
优选地,印刷模采用塑料结构,定型模采用金属结构。
优选地,定型模和下模材质形同。
优选地,中模水平转动安装并且在垂直方向上位置固定;上模和下模均在垂直方向上运动安装,且上模和下模的移动轨迹位于中模相对的两侧。
本发明中,负压机构开启后,可通过气压差将待贴薄膜吸附在上模的下表面,完成覆膜的准备工作。本发明中,当油墨腔灌入油墨,棉线被油墨沁润;此时,将上模下压使得上模下表面吸附的薄膜覆盖到中模的上表面,则可通过棉线完成薄膜上的字符印刷,完成薄膜与油墨层的复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通过上模和中模可完成在薄膜上印刷字符,通过中模和下模合模可完成基板的注塑成型;当以上两步完成后,将中模旋转偏离上模和下模所在垂直区域,则可将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便将印刷有字符的薄膜覆盖到基板上,完成模内覆膜。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中模,将油墨层印刷和基板注塑在同一时间同一模具上进行,有利于节约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工艺连续型模内覆膜装置,包括:上模1、中模2和下模3。中模2安装在上模1和下模3之间,且上模1和中模2均相对于下模3上下移动安装,中模2还水平转动或者移动。
上模1为空心结构,其下表面设有与内腔11连通的过孔12,其内腔11连接有负压机构。如此,负压机构开启后,可通过气压差将待贴薄膜注塑孔吸附在上模1的下表面,完成覆膜的准备工作。负压机构可采用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印刷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专色油墨调色用匀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