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1261.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银利;林森;崔厚磊;侯军辉;焦伟民;肖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 代理人: | 赵爽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离膜和第一固定件,隔离膜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端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分别超出第一极片,第二端部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之间;第一固定件固定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由此,通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离膜和第一固定件配合,能够防止电芯跌落时隔离膜收缩起皱,可以保证隔离膜将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有效地隔离开,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电芯跌落时隔离收缩引起的短路和电压下降等风险,进而可以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并且,该电芯的结构以及工艺简单,可以使生产和制造更加方便,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电子移动设备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以及长使用寿命的要求,电芯结构中的隔离膜越来越薄,电解液越来越多;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跌落和振动等机械滥用,材质柔软的隔离膜的两面会受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的摩擦作用以及电解液的冲击作用,会使隔离膜收缩起皱而不能有效隔离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从而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产生发热起火的安全隐患,由此,对隔离膜的端部进行有效束缚,是目前改善锂电池跌落性能的一种有效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芯,该电芯能够防止电芯跌落时隔离膜收缩起皱,可以有效避免电芯跌落时隔离收缩引起的短路和电压下降等风险,从而可以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离膜和第一固定件,所述隔离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所述第一极片、所述第二极片和所述隔离膜卷绕形成所述电芯,所述隔离膜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分别超出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且所述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汇集,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极片设置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设置第二极耳,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其中,在L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极片设置第一极耳,所述第二极片设置第二极耳,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其中,在L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包括:第二侧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设置在所述电芯的两侧,所述隔离膜包括第四端部、第五端部和第六端部,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五端部和所述第六端部分别超出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且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五端部和所述第六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五端部设置在所述第四端部和所述第六端部之间,所述第四端部和所述第六端部分别向所述第五端部汇集,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五端部和所述第六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所述第二侧仅有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电芯,所述第一固定件长度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长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以上所描述的电芯,所述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包括:底部、侧部和弯折部,所述侧部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平行,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所述弯折部包含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且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1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