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0522.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5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麦隆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配网调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并且对施加振动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性能检测;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温度循环应力,同时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电应力,对施加温度循环应力和电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其中,若任意一次性能检测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则表征所述配网调控设备发生故障。所述故障检测系统用于执行所述故障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质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力行业中,电力设备如果存在工艺缺陷或者机械疲劳等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会给使用者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对于一些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且容易涉及人身安全的设备故障,例如对于配网调控设备的故障,是在设备出厂后通过使用反馈再进行排除的。这样的故障处理方法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由于配网调控设备的特殊性,以现有技术也难以对于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故障排除,以至于给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或伤害。这也会导致客户认为产品不可靠、质量低等影响,进一步还会增加产品的二次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配网调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并且对施加所述振动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性能检测;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温度循环应力;按照第三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电应力;对施加所述温度循环应力或所述电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其中,若任意一次性能检测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则表征所述配网调控设备发生故障。
可选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故障检测方法,若是有任意一次性能检测的检测结果不合格,则表示被测产品发生故障,需要对故障点进行处理,再重新进行故障检测。本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前模拟故障环境,并加速早期故障问题的暴露过程,有效地在配网调控设备产品出厂前检测出产品问题,降低了产品出现早期故障的概率,以此来提高产品可靠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可选地,所述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包括:
从多个方向分别对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在每一个方向上按照预设频率周期对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相应的振动应力。
可选地,通过从多个方向分别向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并且在每一个方向上按照预设频率周期来施加振动应力可以寻找共振点。
可选地,所述在每一个方向上按照预设频率周期对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相应的振动应力,包括:
当振动频率达到第一振动频率时,对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振动应力;当振动频率处于第一振动频率至第二振动频率的范围时,施加的振动应力从0g2/Hz开始以3dB/oct的斜率上升;当振动频率处于第二振动频率到第三振动频率的范围时,对所述配网调控设备施加的振动应力是0.04g2/Hz;当振动频率处于第三振动频率至第四振动频率的范围时,施加的振动应力从0.04g2/Hz开始以-3dB/oct的斜率下降;当振动频率达到第四振动频率时,停止施加振动应力。
可选地,通过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施加相应的振动应力可以进一步寻找所述配网调控设备的共振点。
可选地,所述对施加所述振动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包括:
对施加所述振动应力后的所述配网调控设备进行电气性能检测和共振性能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麦隆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麦隆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0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静电测试系统
- 下一篇:设备响应时间的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