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9909.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有;周俊;夏候东;韩俊宝;高从民;徐晓丽;朱元忠;陈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26;C22F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风 热风弯管 弯管 铝线 连接管 半管 合金 热风 连续退火装置 退火 定线机构 管道内部 基板顶部 连续加热 输送过程 挡风片 隔热板 线机构 底端 基板 散热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设有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所述冷风弯管设置于热风弯管一侧,所述热风弯管与冷风弯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弯管、冷风弯管和连接管内部设有合金铝线,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第一定线机构,所述连接管两端以及冷风弯管底端设有挡风片,所述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内部设有第二定线机构,所述热风弯管包括第一热风半管和第二热风半管,所述冷风弯管包括第一冷风半管和第二冷风半管。本发明通过利用管道内部热风和冷风流动时温度的流失原理,合金铝线在输送过程中实现缓慢均匀的连续加热以及缓慢均匀的连续散热,退火效果更好,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铝线退火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目前各线缆公司生产合金铝线所采用的退火方法是一种比较简陋的井式炉退火,这种方法存在许多缺陷:工艺相对落后,能源消量大;质量不稳定,井式炉内各方向温度不均匀,会出现内外层电线软硬不均;大量线材集中井式炉内退火,线的表面有色差,甚至可能出现电线粘结现象。
因此,发明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通过利用管道内部热风和冷风流动时温度的流失原理,将热风从热风弯管顶端输送至底端,合金铝线在输送过程中与热量散失的热风相遇实现缓慢均匀的连续加热,冷风从冷风弯管底端输送至顶端,合金铝线在输送过程中与冷能量散失的冷风相遇实现缓慢均匀的连续散热,退火效果更好,结构简单,环形槽的设置能够将合金铝线分开输送,加热均匀,质量较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铝线连续退火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设有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所述冷风弯管设置于热风弯管一侧,所述热风弯管与冷风弯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弯管、冷风弯管和连接管内部设有合金铝线,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第一定线机构,所述连接管两端以及冷风弯管底端设有挡风片,所述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内部设有第二定线机构,所述热风弯管包括第一热风半管和第二热风半管,所述冷风弯管包括第一冷风半管和第二冷风半管,所述基板内部设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均设置为蛇形,所述热风弯管顶部设有热风进口以及底端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热风机,所述冷风弯管顶端外壁设有多个通风口以及底端一侧设有冷风进口,所述冷风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风机,所述冷风弯管一侧设有收卷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线机构包括三个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两端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连接管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一转动辊两两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挡风片设置为环形状,所述挡风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合金铝线穿过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与挡风片活动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线机构包括三个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两端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热风弯管和冷风弯管内壁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第二转动辊两两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辊包括左转动辊和右转动辊,所述左转动辊一端内部设有卡槽,所述右转动辊一端设有插板,所述卡槽和插板活动卡接,所述左转动辊分别与第一热风半管和第一冷风半管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辊分别与第二热风半管和第二冷风半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上均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合金铝线与环形槽活动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的钢带淬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线退火池的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