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双层汽车停车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9615.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04 | 分类号: | E04H6/04;E04H6/06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停车库 停放 活动板 折叠式 调节装置 支撑平台 上端 空间利用率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 调节活动 取放方便 依次设置 逐渐降低 板位置 倾斜状 水平状 停车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双层汽车停车库,包括基体,基体包括沿汽车进入方向依次设置的进入平台、下引导平台及支撑平台,下引导平台的上端面呈倾斜状,并随远离的进入平台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进入平台及支撑平台的上端面呈水平状,均高于下引导平台,下引导平台上方作为停放车辆的第一停放空间;基体位于停车凹槽上方设置有活动板及调节活动板位置的调节装置,活动板上方作为停放车辆的第二停放空间,活动板在调节装置的调节下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及第二位置状态。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放方便,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折叠式双层汽车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停车库,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双层汽车停车库。
背景技术
汽车是一种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已进入千家万户,而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汽车停放方式,即在地面上划分区域,将汽车停入指定的区域内,这样的停放方式会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加之一些驾驶员的随意停放,极易引起交通不畅或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放方便,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折叠式双层汽车停车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体,所述的基体包括沿汽车进入方向依次设置的进入平台、下引导平台及支撑平台,所述的下引导平台的上端面呈倾斜状,并随远离的进入平台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的进入平台及支撑平台的上端面呈水平状,均高于下引导平台,所述的下引导平台上方作为停放车辆的第一停放空间;所述的基体位于停车凹槽上方设置有活动板及调节活动板位置的调节装置,所述的活动板上方作为停放车辆的第二停放空间,所述的活动板在调节装置的调节下具有第一位置状态及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的活动板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活动板一端位于进入平台上方,另一端与支撑平台相抵,所述的活动板位于进入平台上方的端部与进入平台之间构成第一停放空间的下车辆进出口;所述的活动板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活动板一端与进入平台相抵,另一端位于支撑平台上方,所述的活动板与进入平台相抵的位置构成第二停放空间的上车辆进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停放空间与第一停放空间,将空间进行竖向、交叉利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操作调节装置,即可短时间任意取放位于任一停放空间的车辆,保证车辆的便捷使用,相较市面上应用于最广的双层升降式,无需横向提交车位,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效率较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基体位于汽车进入方向的两侧,各所述的调节装置分别包括沿汽车进入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连杆、后连杆及液压缸,所述的前连杆及后连杆上端与活动板侧面相铰接,下端与下引导平台侧面相铰接,所述的液压缸驱动设置有液压轴,所述的液压缸铰接于支撑平台侧面,所述的液压轴铰接于后连杆的中部,所述的前连杆及后连杆上端间距大于下端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轴相对液压缸伸展时,活动板从第一位置状态向第二位置状态转换,当液压轴相对液压缸收缩时,活动板从第二位置状态向第一位置状态转换,上端间距大于下端间距保证活动板具有较大的活动幅度,避免在移动中与停于第一停放空间的车辆发生碰撞,保证活动板的移动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平台侧面设置有V形的液压支架,所述的液压支架的V形开口朝向进入平台,V形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平台侧面,所述的液压缸铰接于液压支架的V形转折处构成液压缸与支撑平台侧面的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板移动时,液压缸与基体侧面的铰接处为最大受力点,增设液压支架,将该作用力进行分散,保证活动板的移动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