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88894.4 | 申请日: | 2018-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邱良妙;占志雄;刘其全;施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稻飞虱 封闭管体 科学试验 下部开口 育苗盘 支撑脚 室内 饲养 管体 工作效率高 生态学观察 营养液 标准试虫 工作效率 可拆连接 透明管体 网状盖板 装置使用 装置制作 托盘 保种 虫龄 飞虱 盛放 生物学 种群 开口 科学研究 繁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透明管体,管体的下部开口可拆连接有封闭管体下部开口的育苗盘,育苗盘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支撑脚置于能盛放营养液的托盘内,管体上方具有封闭管体上部防止飞虱飞出的网状盖板本装置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使用方法简便,工作效率高,不但可以进行稻飞虱种群的大量饲养和保种,还可以方便地在室内大量繁殖获取虫龄一致的稻飞虱,为科学试验提供大量的标准试虫,同时也可以作为稻飞虱生物学、生态学观察的装置使用,提高了稻飞虱科学研究的工作效率及相关科学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应用于水稻稻飞虱标准试虫的大量繁殖与饲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是亚州地区水稻重要害虫,尤其是褐飞虱(
在3种稻飞虱中,由于褐飞虱寄主单一,只为害水稻,而且褐飞虱的种群繁殖力大,取食量大,因此其对水稻的危害最大。如何将褐飞虱持续有效控制是我国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需要系统深入地开展褐飞虱生物学特性、迁飞规律、种群动态、生长发育及抗药性机理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研究,所有这些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大量的标准试验昆虫,由于褐飞虱田间世代重叠严重,直接从田间获取同日龄的褐飞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在非水稻生产季节无法从田间采集褐飞虱开展科学试验,因此,如何方便、高效地在室内大量饲养褐飞虱种群并获取标准试虫对于开展褐飞虱科学研究试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开展水稻重大害虫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已有资料报道,目前有关稻飞虱室内饲养的方法及存在的普遍存在以下2个不足或缺陷:一是稻苗更换操作工作量大;二是稻飞虱试虫采集和转移难度大,过程繁琐。因此,当前有关褐飞虱的科学研究试验工作中,急需一种新的褐飞虱室内大量饲养装置和技术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一是稻苗更换操作工作量大;二是稻飞虱试虫采集和转移难度大,过程繁琐。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包括上下均设置有开口的透明管体,所述管体的下部开口可拆连接有封闭管体下部开口的育苗盘,所述育苗盘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置于能盛放营养液的托盘内,管体上方具有封闭管体上部防止飞虱飞出的网状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盖板下表面具有扣于透明管体上表面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盖板包括外部与透明管体配合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内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的孔径大小为0.125mm。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管体的直径为10~15厘米,高2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8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蚯蚓养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产品捕捞装置及基于其的捕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