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88564.5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田瑜基;乔志勇;徐敬仙;宋跃明;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H02P25/16;H02P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安全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基板、传动圈、连杆、三角板、弹簧、内侧触片、外侧触片、螺母、驱动齿轮、电机、小螺栓;基板的中央处开设有与管廊开口轮廓相同的中心孔,传动圈限定在基板的前侧面,三角板的一角铰接在基板中心孔边缘,外侧另一角通过连杆铰接在传动圈上;传动圈外侧设有轮齿,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销接在电机轴上,电机正反转过程中,传动圈带动五个三角板封闭和开启中心孔。基板的开关基片的导向柱上装有弹簧、内侧触片、外侧触片,构成常开开关结构,连接在控制电路中;传动圈上伸出的拨杆压迫外侧触片与内侧触片接触后,常开开关闭合,电机停转。该发明能够有效提升管廊运行安全,降低人员日常巡检的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方式,它将多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达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的目的。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与地下综合管廊相关的政策文件,强调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对综合管廊建设给予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全国共有约150个区县开展综合管廊建设工作。随着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对规划、在建、已建综合管廊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维护成为每个管廊建设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其中干线综合管廊是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是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应包含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进行专项管线设计。综合管廊的每个舱室应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线分支口、舱内检修投料口、舱内对外检查井口等。综合管廊应设置人员出入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等,人员出入口宜同吊装口、进风口结合设置,露出地面的构筑物应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并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倒灌及小动物进入。
综合管廊的通风系统设计要求为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h;天然气管道舱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组成应根据纳入管线种类和管廊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确定,综合管廊应设置环境监测系统,且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对各舱室温度、氧气含量、积水水位进行在线实时监测,排水管道进入综合管廊的,应对含排水管线舱室的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
综合管廊的安全保障需要各开口的通断和监测系统相辅相成,通过监测系统获取管廊内温度、氧气含量、积水水位、有害气体等实时数据,然后通过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控制管廊上各开口的封闭和开启以及开口的大小,以达到综合管廊的通风等各系统的设计要求。该发明能够有效提升管廊运行安全,降低人员日常巡检的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同时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城市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操作人员根据管廊内实时监测数据,仅需要简单操作封闭和开启按钮,即可实现远程控制管廊上各开口的封闭和开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传动圈、连杆、三角板、弹簧、内侧触片、外侧触片、螺母、驱动齿轮、电机、小螺栓。
所述基板为中心开设有中心孔的圆板,靠近基板的外边缘,环绕基板中心轴线均匀开设有五个传动圈限定孔;所述传动圈为环形,环绕传动圈中心轴线,轴线方向开设有五个导向槽;五个小螺栓穿过导向槽装在传动圈限定孔中,将传动圈限定在基板的前侧面上,传动圈可以在基板的前侧面上转动。
进一步讲,所述中心孔的轮廓和管廊上开口的轮廓相同。
进一步讲,所述导向槽为圆弧形,其中心轴线与传动圈的中心轴线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8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管廊变形缝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