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制备聚乙烯蜡的大位阻取代基对称七元环吡啶亚胺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87420.8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华;巴里亚希尔·昌萨聂姆;马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F15/03 | 分类号: | C07F15/03;C07F15/06;C08F10/02;C08F110/02;C08F4/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黄海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制备 聚乙烯 大位阻 取代 对称 七元环 吡啶 亚胺 配合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制备食品级聚乙烯蜡的含大位阻取代基对称七元环吡啶亚胺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周期短、操作简单。所述配合物可应用于乙烯聚合用催化剂中,其催化活性中心单一,可通过改变配体结构和聚合条件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的调控,且具有成本低、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尤其是所提供的铁配合物,催化活性最高可达27.41×106g·mol‑1(Fe)·h‑1,即使在100℃,仍能保持16.61×106g·mol‑1(Fe)·h‑1,符合工业生产的操作温度,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所得聚乙烯重均分子量Mw最低可达0.85kg·mol‑1,可用于制备商业上急需的聚乙烯蜡,特别是食品级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可用于制备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的含大位阻取代基的对称七元环吡啶亚胺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聚烯烃材料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物,不仅满足了人们社会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已在尖端科技、国防建设等各个大领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其中聚乙烯(PE)是世界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有着化学耐受性好、机械强度高、可回收、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合成烯烃材料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烯烃聚合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是发展聚乙烯产品的关键。
目前,工业化生产应用的聚乙烯催化剂主要有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Phillips催化剂。1998年,Brookhart与Gibbson分别报道了一类2,6-二烯胺基吡啶的铁、钴配合物(如式1中的A),可以高活性地聚合乙烯,获得高度线性聚烯烃。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改性,如式1中的B和C类配合物。
然而现有催化剂催化得到的聚乙烯不能用作聚乙烯蜡,特别是食品级聚乙烯蜡。进一步地,现有催化剂难以满足在高温,例如100℃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等要求。
发明内容
为改善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下式(I)所示的配合物:
其中,Ar选自*为连接位点;
M选自金属,优选后过渡金属,例如Fe、Co、Ni;
m,n选自0,1,2,3,或4,条件是m=n;
每一个X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F、Cl、Br、I;
R4、R5、R6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选自H、F、Cl、Br、I、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s1取代的下列基团:C1-6烷基、C3-10环烷基、3-10元杂环基、C3-10环烷基氧基;
R选自H、F、Cl、Br、I、无取代或任选被一个或多个Rs2取代的下列基团:C1-6烷基、C3-10环烷基、C3-10环烷基氧基、3-10元杂环基、C6-14芳基、C6-14芳基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7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