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86588.7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潘革波;肖燕;李丰;孙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麦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桑叶 纳米粉碎 纳米级别 红茶 破壁 制作 粉末化技术 分块处理 粉碎处理 药效作用 有效解决 有效生物 原料采摘 粉末化 干茶 霜化 药性 发酵 引入 | ||
1.一种桑叶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原料采摘、初次萎调、人工霜化、二次萎调、纳米粉碎、发酵、干燥和干茶处理,其中,所述纳米粉碎包括采用纳米级别粉末化技术或破壁化技术对二次萎调后的桑叶进行粉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碎的时间为15~30分钟;优选的,所述纳米级别粉末化技术采用纳米级研磨机;优选的,所述破壁化技术采用破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经纳米粉碎处理后的桑叶搅拌分块,进行揉捻处理,形成一根一根的形态;优选的,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揉捻处理的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08~0.16%的菌悬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采摘的新鲜桑叶放入萎调槽内,摊放厚度为2~2.5cm,每隔两小时翻一次,萎调到桑叶水分含量为50~6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霜化包括:使萎调后的桑叶处于温度在0℃以下、相对湿度为100%的环境中霜化6~8小时,之后使霜化后的桑叶于0~5℃静置20~35分钟,并使霜化后桑叶水分含量为60~70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萎调包括:将霜化后的桑叶放入萎调槽中,吹冷风5~8小时,使萎调后桑叶中的水分含量为30~35wt%。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包括:使揉捻处理后的桑叶处于温度40~120℃、相对湿度为85~90%的环境中发酵8~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包括:使发酵后的桑叶于80~95℃干燥2~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茶处理包括:将干燥后的桑叶于常温静置自然转换25~30天,再次在80~95℃下干燥,将足干后的桑叶茶经分筛、筛去碎末、簸去黄片、剔杂后装袋。
10.由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的桑叶红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麦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麦宝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65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橄榄萃取植物调和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