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5595.5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简超;袁隆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古道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0 | 分类号: | B61K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沙粒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杆 支架 超声波探伤设备 第二液压缸 第一液压缸 活塞杆顶端 放置台 控制箱 滚轮 轮轴 钢轨 超声波探伤装置 环境适应能力 红外测距仪 内部设置 现场维修 远程操作 滚轮轴 无人化 探轮 外壁 显示器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置有探轮,支架的上方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放置台,所述第一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平行于水平面,平衡杆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仪室,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滚轮轴上连接有第二放置台,所述第二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平衡杆。本发明实现进一步提高远程操作时超声波探伤装置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无人化操作程度,减少工作人员去现场维修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探伤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裂纹等伤损现象进而造成严重的事故,通常需要定期对钢轨进行超声波探伤实验。
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装置主要采用轮式探头,例如公开号为CN10317589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其采用将多个探头安装在探轮的轮胎内,通过行探轮上的聚氨酯轮胎在钢轨表面滚动,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实现对钢轨的滚动检测。
由于手动轮式钢轨超声波探伤车在推行过程中,会产生左右摇晃的现象,致使探伤车行走不平稳,从而影响了轮式探头的检测角度,导致了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的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CN203849209U)公开了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的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通过在平衡杆的一端设置行走轮,并将行走轮放置在与探轮所在钢轨不同的钢轨上,使得超声波探伤车的运行更加平稳。
但是,在超声波探伤车的远程控制实验过程中,平衡杆始终位于两根钢轨之间的区域,而为了降低装置的重心,且满足平衡杆另一端连接的行走轮始终位于钢轨上,平衡杆距离地面的距离其实是很近的。当钢轨之间出现障碍物时,平衡杆无法绕过障碍物,最终卡在障碍物上,使得探伤车停止前进,远程控制探伤车进行探伤的实验被迫中止,需要工作人员前往现场进行管理、维护。可以看出,该类超声波探伤车不具备在较复杂地形进行长距离远程操作的探伤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车平衡杆机构进行改进,以满足超声波探伤车远程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衡杆系统无法调整高度,当钢轨之间的区域出现障碍物时,探伤车无法继续前进的问题,实现进一步提高远程操作时超声波探伤装置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无人化操作程度,减少工作人员去现场维修的次数。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置有探轮,支架的上方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固定有第一放置台,所述第一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平行于水平面,平衡杆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仪室,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滚轮轴上连接有第二放置台,所述第二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连接平衡杆。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3849209U公开的一种钢轨超声波探伤车的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平衡杆,平衡杆连接行走轮,在装置运行时探轮和行走轮分别位于两根不同的钢轨上,使得探伤车能够平稳运行,一定程度上消除轻微的晃动对探测所带来的影响。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平衡杆是直接连接在支架上的,其高度不可调整,而为了保持装置平稳、降低重心,平衡杆通常位于稍稍高于钢轨的位置,这样产生了一个问题,当两根钢轨之间的区域出现高出钢轨高度的障碍物时,平衡杆由于无法调整自身的高度而卡在障碍物上,使得装置无法持续前进,必须得工作人员去现场进行管理和维护,探伤实验的可行进里程短,不利于探伤车无人化远程操作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平衡杆系统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探伤车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得其在无人现场看管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长里程的探伤实验,提高探伤车的应用范围和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古道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古道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5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快速运输方式的摆渡车
- 下一篇: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的处理器和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