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寒区地下水原位除锰技术的氧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5378.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爽;张朦幻;张启萌;李晨阳;吕晨;张凤君;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03/0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释材料 除锰 地下水 制备 高岭土 石蜡 河砂 安全环保 二次污染 冷凝成型 球状模具 熔融状态 使用寿命 释氧材料 混合物 传统的 辅助的 固液比 质量比 曝气 小球 打井 资金 | ||
1.一种适用于高寒区地下水原位除锰技术的氧缓释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包括CaO2、石蜡(PW)、高岭土和河砂组分的混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倒入球状模具中冷凝成型的释氧小球,其中,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为CaO2:石蜡:河砂:高岭土=1.250-2.500:50.000:2.000:3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缓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氧小球的直径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缓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的粒径为1.0-1.2mm。
4.一种适用于高寒区地下水原位除锰技术的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取石蜡于烧杯中,水浴加热至70℃,加入CaO2、高岭土和河砂,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混合后,将处于熔融状态的混合物快速倒入球状模具中,在室温下冷凝成型,制成释氧小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CaO2、石蜡、高岭土和河砂之间的质量比为CaO2:石蜡:河砂:高岭土=1.250-2.500:50.000:2.000:30.0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模具的直径为5-1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的粒径为1.0-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53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用水有机物的高级催化装置
- 下一篇:尾矿水河道原位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