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虫夏草菌丝体及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4005.7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艳;王丽琴;张薇;傅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 冬虫夏草菌丝体 天然冬虫夏草 传统培养基 当归提取物 发酵培养基 海参提取物 虫草多糖 菌丝体粉 天然虫草 培养基 虫草酸 黄豆粉 菌丝体 山梨糖 重金属 氨基酸 干重 腺苷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其中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在传统培养基的基础上进一步包含山梨糖、海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和黄豆粉。与天然虫草相比,通过本发明的培养基可提高虫草多糖的含量,达到7.5重量%,虫草酸的含量达到8.0%,菌丝体干重明显提高,可达25g/L。另外,所得菌丝体粉的氨基酸、腺苷、重金属等指标均优于天然冬虫夏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冬虫夏草菌丝体及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属于麦角菌科、虫草属的真菌种类,拉丁名Cordyceps sinensis,也写作phiocordyceps sinensis,真菌名称为蝙蝠蛾被毛孢,也叫中国被毛孢。冬虫夏草在中国及亚洲国家具有长期的药用历史,是珍贵的中药滋补品,它的治疗与保健作用从古代医书《本草从新》到当代《中国药典》都有记录。冬虫夏草的自然生长区域,分布在青海、西藏等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由于掠夺性开采,致使资源与环境均遭到严重破坏,产品价格连续攀升。
冬虫夏草滋补保健价值极高,但天然冬虫夏草价格非常昂贵。而以纯种的冬虫夏草菌-中国被毛孢为菌种,经人工发酵技术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体,由于其培养环境可控、营养供给合理,其中的某些功效成分含量更高、而重金属等杂质含量能更有效的控制。所以,冬虫夏草菌丝体自然成为天然冬虫夏草的绝佳替代品。
目前冬虫夏草菌丝体主要采用深层发酵培养来培养,产量普遍较低,发酵培养完成时菌丝体干重与发酵液体积比仅有1%,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其中关键营养物质含量较低。
因此,如何在提高冬虫夏草菌丝体营养成分的同时,提高冬虫夏草菌丝体的产量和生产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至少部分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配制了一种新型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通过该培养基发酵可改善所述冬虫夏草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并大幅提高产量,增强其经济利用价值。具体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其包含山梨糖、海参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和黄豆粉。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所述培养基,所述山梨糖为0.5-3重量份,所述海参提取物为0.01-0.2重量份,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01-0.2重量份和所述黄豆粉为0.5-4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山梨糖与所述海参提取物的重量比在300:1-2.5:1的范围内。
优选地,本发明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培养基进一步包含葡萄糖、酵母浸出粉、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
优选地,基于100重量份所述培养基,所述葡萄糖为1-5重量份,所述酵母浸出粉为1-3重量份,所述硫酸镁为0.01-0.05重量份和所述磷酸二氢钾为0.01-0.0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方法,其中包括在适于生长的环境中使菌丝体与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接触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适于生长的环境包括pH 5.5-7.0,培养温度12-18℃。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其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发酵获得,或者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获得。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冬虫夏草菌丝体中虫草酸的含量为7.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地,虫草多糖的含量为7.2重量%以上。
通过解释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本文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或“wt%”指重量百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