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噪溢水罐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83494.4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邓权华;袁丽;邹林林;雷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2 | 分类号: | F01P11/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杨云 | 
| 地址: | 550009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液腔 导流柱 缓冲腔 上进液 连通 水罐 顺序连通 下进液 分隔 降噪 出液管 出液室 呼吸口 缓冲室 进液管 进液室 上隔板 上箱体 下隔板 下箱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噪溢水罐,包括箱体;上箱体(14)中有由上导流柱(3)和三块上隔板分隔成的上进液腔(22)、上缓冲腔(25)和上出液腔(24),上述三个腔顺序连通;呼吸口(19)通过上导流柱(3)与出液腔(24)连通,进液管(2)与上进液腔(22)连通;下箱体(10)中有由下导流柱(4)和三块下隔板分隔成的下进液腔(5)、下缓冲腔(29)和下出液腔(28),上述三个腔顺序连通;出液管(6)通过下导流柱(4)与下出液腔(28)连通;上进液腔(22)与下进液腔(5)形成进液室、上缓冲腔(25)与下缓冲腔(29)形成缓冲室、上出液腔(24)与下出液腔(28)形成出液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溢水罐,尤其涉及一种降噪溢水罐,属于汽车零部件。
背景技术
车用溢水罐又称膨胀箱,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车性能及舒适性。由于传统动力车型发动机产生的噪音远远大于溢水罐内部产生的噪音,因此溢水罐降噪意义不大,通常不考虑溢水罐降噪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溢水罐不仅单单用于冷却发动机,而且还用于冷却电池包等零部件,参与整个冷却循环系统工作。由于冷却部件多,在箱体容积不变的情况下,通常提高冷却液的输送流量;包括冷却液对箱体的冲击、空气被吸入循环系统等诸多因素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如何降低溢水罐内部噪音、顺应汽车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诸多汽车零部件配套厂家不可忽略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噪溢水罐,以解决目前新能源汽车溢水罐在12L/min流量下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由上箱体和下箱体对合焊接而成的箱体,该箱体上有呼吸口、进液管和出液管;其中:
上箱体中固定有C字形的上导流柱,固定在上箱体中并且一端与上箱壁连接另一端与上导流柱外壁连接的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和第三上隔板将上箱体分隔为上进液腔、上缓冲腔和上出液腔;上进液腔与上缓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上隔板底端的第一上半孔以及位于第一上隔板顶端的第一气孔连通,上缓冲腔与上出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上隔板底端的第二上半孔以及位于第二上隔板顶端的第二气孔连通;呼吸口固定于上箱体的顶部,并通过上导流柱的开口与出液腔连通;固定于上箱体侧面的进液管与上进液腔连通;
下箱体中固定有C字形的下导流柱,固定在下箱体中并且一端与下箱壁连接另一端与下导流柱外壁连接的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和第三下隔板将下箱体分隔为下进液腔、下缓冲腔和下出液腔;下进液腔与下缓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一下隔板顶端的第一下半孔以及位于第一下隔板底端的第一低位口连通,下缓冲腔与下出液腔之间通过位于第二下隔板顶端的第二下半孔以及位于第二下隔板底端的第二低位口连通;出液管固定于下箱体的底部,并通过下导流柱的开口与下出液腔连通;
上导流柱、第一上隔板、第二上隔板以及第三上隔板的位置分别与下导流柱、第一下隔板、第二下隔板以及第三下隔板位置对应;上箱体与下箱体对合后上进液腔与下进液腔形成进液室、上缓冲腔与下缓冲腔形成缓冲室、上出液腔与下出液腔形成出液室。
上进液腔的内壁上固定有导流三角孔柱,进液管通过该导流三角柱的下端与上进液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一下有优点:
1)由于增加了高液位流通孔和低液位流通孔,因此能满足12L/min流量的自然通过,并可阻碍气泡从箱体底部进入冷却循环系统;同时还可高效地对出液室进行补液,有效防止出液室液面过低,空气被吸入而产生噪音;
2)由于采用了低液位流通孔,即便冷却液量不足时,也能通过位于箱体底部最低处的低液位流通孔进行流通,参与冷却循环;同时,在添加冷却液时,也能使冷却液快速填满箱体的各个腔室,提交添加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3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水箱散热装置
 - 下一篇:车辆燃料冷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