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菠萝染色体二级结构的样品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2003.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秦源;赵丽华;蔡汉阳;侯志敏;张曼;陈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菠萝 染色体 二级结构 样品制备 细胞核 酶解缓冲液 电泳 菠萝叶片 功能基因 数据支持 样品处理 裂解液 构象 酶切 条带 遗传 回收 配置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菠萝染色体二级结构的样品制备方法,通过配置特定的核裂解液、酶解缓冲液,对菠萝叶片进行样品处理、提取细胞核、酶切、电泳回收条带等步骤,获得菠萝染色体二级结构。通过有效的实验方案来揭示菠萝二级染色体的基本构象,为进一步研究菠萝功能基因,表观遗传等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核小体占位分析菠萝染色体二级结构的样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基因的物质基础。生物界几乎所有生物都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成长链,两条长链互绕而成稳定结构,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生物体内的染色体和其组蛋白八聚体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染色体二级结构,称为核小体(Kornberg and Lorch et al., 1999)。其中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及一个分子H1。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147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20bp 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此时,染色体再进一步压缩,凝聚,形成高级结构状态的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内或细胞质中(ThomasJO et al.,1975)。目前对非模式植物菠萝的染色体二级结构知之甚少。菠萝作为闽台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已解析了基因组,并证明了菠萝基因组可作为所有单子叶植物的参考基因组(Ray, 2014),但我们对菠萝染色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却很少。
作为二级结构状态存在的染色体基本单位核小体,对mRNA的转录过程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其中反式作用因子和顺式作用元件的互相作用直接影响染色体二级结构状态(Li et al., 2007; Narlikar et al., 2013)。现国内外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核酸酶酶切PCR或高通量测序法:首先,用1%的甲醛固定材料,室温下孵育 10 分钟。用终浓度0.125 M 的甘氨酸以终止交联反应。加提核缓冲液4度孵育半小时,滤膜过滤液体,滤出液4℃ 11000g离心20min 。弃上清,加入1ml 预冷的酶切缓冲液,37℃反应10分钟。加20μlEDTA终止反应,12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用试剂盒回收200bp左右的核苷酸片段。片段回收后可以做定量PCR或者建库测序。 (2). Hi-C:取材料用1%甲醛抽真空5分钟,进行固定,加甘氨酸(2M)终止反应。洗净材料,液氮中研磨,加和裂解液摇床上摇15min,两层Miracloth过滤后,3000g,4℃离心15min。去上清,完成提核。用HindIII 37℃ 800rpm 12h,进行酶解。之后回收DNA,利用biotin-14-dCTP末端标记DNA片段并进行过夜连接反应。反应结束后纯化DNA,再利用T4 DNA聚合酶去除末端标记。重新用乙醇纯化DNA片段后用超声波仪打断DNA,大小片段在300-500bp,之后进行建库测序。
以上两种方法是常规研究染色体二级结构的手段,基本适用于动物细胞或者模式生物。而在非模式植物菠萝中直接利用以上方法分析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植物材料含高纤维或次生代谢物等,导致对植物染色体的提取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良,寻找合适的步骤对菠萝染色体进行二级结构进行研究。而近年来流行利用Hi-C的方法,在一些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更少,目前还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菠萝二级染色体的结构,利用核小体占位来进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完整的,有效的实验方案来揭示菠萝二级染色体的基本构象,为进一步研究菠萝功能基因,表观遗传等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核小体占位分析菠萝染色体二级结构的样品制备方法步骤:
(1)溶液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2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