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屋顶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1880.X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5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董楠楠;吴静;杨佳希;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模块 坡屋顶 屋顶绿化 支撑平台 结构框 雨水 性能测试装置 可升降机构 测试模块 绿化 承重架 角度仪 土壤湿度传感器 量筒 可替换模块 水净化模块 控制方式 实时测定 便利性 储水箱 传感器 雨量筒 主水泵 水泵 坡度 测试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坡屋顶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雨水模拟模块、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测试模块、水净化模块、支撑平台、矩形承重架、主水泵、次水泵和储水箱,所述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放置于支撑平台上,该支撑平台安装于矩形承重架上,所述雨水模拟模块设置于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上方,所述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包括结构框、多个可替换模块层、可升降机构和角度仪,所述可升降机构设置于结构框与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角度仪设置于结构框内;所述测试模块包括量筒、雨量筒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实时测定不同坡度、不同屋顶绿化应用时对不同雨量的滞蓄作用,控制方式简便,能够为屋顶绿化研究带来巨大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屋顶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得雨水在地表的径流增加,地表高峰流量增大且时间提前,城市较易突发暴雨,而现在我国大多数的城市排水能力有限,使得城市较易发生雨洪内涝。城市的屋顶绿化可以利用植物及生长基质滞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城市降雨高峰径流量,从而减缓城市排水管网压力,减少城市洪涝的发生。此外,屋顶绿化也是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
虽然屋顶绿化在减缓雨水径流方面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截留雨水的量化方面存在较大偏差,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实验也存在偏差。其结果一方面不利于实现研究结果的可比性,难以综合多个实验结果获得一般性结论,而且可重复性差;另一方面在针对一个城市制定具体的雨水径流控制目标时难以建立明确的量化指标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坡屋顶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坡屋顶的屋顶绿化雨水滞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模拟模块、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测试模块、水净化模块、支撑平台、矩形承重架、主水泵、次水泵和储水箱,所述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放置于支撑平台上,该支撑平台安装于矩形承重架上,所述储水箱和水净化模块设置于矩形承重架内,所述主水泵设置于储水箱内,并连接雨水模拟模块,所述次水泵设置于水净化模块内,并连接储水箱,所述雨水模拟模块设置于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上方,其中,
所述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包括结构框、多个可替换模块层、可升降机构和角度仪,所述结构框为上方开口的立方体结构,多个所述可替换模块层从下到上依次安装于结构框内部,所述可升降机构设置于结构框与支撑平台之间,所述角度仪设置于结构框内;
所述测试模块包括量筒、雨量筒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雨量桶传感器和土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内部,所述量筒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分别连接坡屋顶绿化模拟和水净化模块,该量筒与水净化模块间还设有一个带阀门的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机构至少设置于结构框的一个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净化模块和储水箱均有一侧面分别为带有刻度的有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模拟模块包括主管道和喷淋机构,所述主管道穿过坡屋顶绿化模拟模块垂直安装,一端与主水泵连接,另一端与喷淋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喷头、喷头阀门、弯管和活动支架,所述喷淋管通过弯管与主管道连接,所述弯管固定在活动支架上,所述喷头安装于喷淋管上,并连接喷头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可替换模块层包括防水阻根层、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和种植植物层,依次由底层向上设置,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种植基质层内,所述雨量筒传感器设置于种植基质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框具有一玻璃侧面,该玻璃侧面上设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8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实时监控装置
- 下一篇: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