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81676.8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姚丽清;林丽锋;方涛;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液晶显示 面板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像素设计差异化,能够抵消温度变化所带来的液晶光效不一致而导致的灰度差异现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阵列形式排布在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每个亚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含相互平行的多个驱动电极条,且每两条相邻的驱动电极条之间具有狭缝;从第一侧到第二侧所对应的每一行像素单元中,各个第一电极组中的驱动电极条的宽度和狭缝的宽度中的其中一个为定值,另一个从第一侧到第二侧是变化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通常包括TFT阵列基板01、彩膜基板02、填充在TFT阵列基板01和彩膜基板02之间的液晶03,以及分别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入光侧和出光侧的上偏光片04和下偏光片05。通常,TFT阵列基板01上包括多个像素单元,通过TFT阵列基板01上栅线和数据线的相互作用形成电场,以改变每个像素单元中液晶03的偏转角度和/或偏转方向,最终实现整个液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
在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中,显示面板各处的像素设计一致,而背光源上的LED灯通常采用侧入光式,这样一来,靠近LED灯的显示面板的温度较高,而远离LED灯的显示面板的温度较低,而由于液晶材料本身的折射率、介电常数等均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液晶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获得如图2所示的不同温度下的电光效应曲线对比图,具体模拟数据如下表1所示,其中,图2中20度与25度的曲线变化不明显,基本重叠,由图2与表1可知:当温度从20度到50度变化时,液晶的电压-液晶光效曲线变化较为明显,随着温度增大,最大液晶光效逐渐变小,以温度为20度时的最大液晶光效为参考,在20度时最大液晶光效所对应的驱动电压下,当温度从20度到50度变化时,液晶光效有100%-94.4%=5.6%的降低,其中,由于透过率与液晶光效正相关,因此,可以得知:随着温度变化会出现显示面板不同位置处的灰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表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通过像素设计差异化,能够抵消温度变化所带来的液晶光效不一致而导致的灰度差异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以阵列形式排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每个所述亚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包含相互平行的多个驱动电极条,且每两条相邻的驱动电极条之间具有狭缝;
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所对应的每一行像素单元中,各个第一电极组中的驱动电极条的宽度和狭缝的宽度中的其中一个为定值,另一个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是变化的,以使得各个像素单元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的最大透过率逐渐减小;或者,使得各个像素单元从所述第一侧到中心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二侧到中心位置的最大透过率均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各个第一电极组为所述每一行像素单元中相同颜色的亚像素单元所包含的位于相应位置处的所述电极组。
优选的,各个第一电极组中的驱动电极条的宽度和狭缝的宽度中的其中一个为定值,另一个从所述第一侧到所述第二侧逐渐增大或减小;或者,另一个从所述第一侧到中心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二侧到中心位置均逐渐增大或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