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其试剂盒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0941.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亨芬;施晓燕;柳飞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源数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74 | 分类号: | G01N33/74;G01N33/531;G01N33/532;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光激发 激素 发光微粒 感光微粒 发光 亲和素标记 生物素标记 单线态氧 发光材料 发光试剂 化学发光 环境干扰 抗体制备 缓冲液 试剂盒 校准品 抗体 偶联 配制 传递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的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发光试剂缓冲液的配制步骤;(2)抗AMH抗体偶联发光微粒制备步骤;(3)生物素标记抗AMH抗体制备步骤;(4)亲和素标记感光微粒制备步骤;(5)AMH校准品的制备步骤。本发明还公开了由该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制备的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以及该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利用光激发化学发光的方式,即利用感光微粒和发光微粒之间的单线态氧传递作用来发光,实现两种微粒的结合及发光,使检测特异性提高;发光材料包裹在发光微粒的颗粒中,不容易受环境干扰,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清(血浆)中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的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缪勒氏管激素光激发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制备方法及其试剂盒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又称缪勒管抑制物(Mu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MI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AMH是由二硫键连接的糖蛋白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40 000,其编码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即p13.2~p13.3,具有5个外显子。
AMH是由睾丸未成熟的Sertoli细胞及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AMH是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因子,AMH参与生理性卵泡形成过程中的两次重要募集;始基卵泡募集和优势卵泡募集。AMH通过旁分泌抑制卵泡从始基卵泡池进入生长卵泡池,从而调控始基卵泡的募集。AMH在始基卵泡向生长卵泡的转换期和早窦卵泡期通过AMH受体直接或间接影响卵泡的发育过程,可抑制卵泡的生长,放置卵泡过快过早消耗,保存卵巢的储备功能。过高的AMH对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有抑制作用,缺乏AMH的卵泡对FSH更敏感。AMH水平在PCOS患者呈2-3倍增加,而其2-5mm卵泡的数目也增加2-3倍。随着卵泡逐渐增大,AMH生成逐渐减少至消失,>9mm的卵泡几乎无AMH表达。AMH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至绝经前和绝经期检测不出,是预测卵巢储备的标志物。
窦卵泡数目(AFC)代表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年龄代表其中卵子的质量,AMH对于数量和质量都有体现,反应了卵泡池中在外源性FSH刺激下可生长卵泡的规模。在卵巢储备下降的一系列事件中,AMH的改变相对而言是最早的。对于有正常排卵月经的女性而言,AMH比FSH、AFC和INHB更能准确反映卵巢生殖功能的下降和预测即将到来的绝经过渡期。
基础AMH<1.26μg/L用于预测卵巢储备能力降低的敏感性可达97%,高度提示卵巢储备降低,但需用AFC进一步证实。接受IVF/ICSI治疗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越高则受精率越高。因此,AMH可能成为预测受精率的指标。AMH预测妊娠结局的作用明显优于FSH。预测卵巢低反应时AMH与AFC的作用无显著差别。预测OHSS优于年龄和BMI。发生OHSS患者的基础AMH较正常人高6倍,提示AMH可能提前预测OHSS。AMH水平不受垂体Gn的影响,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数值变化不大,保持较恒定的水平,故AMH是唯一既能在卵泡期又能在黄体期进行测定的卵巢储备标志物。
血清AMH与早卵泡期FSH、INHB和E2相比,AMH可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妇女卵巢储备的变化,在检测卵巢储备力、预测IVF成功率及预防OHSS并发症等方面具有其他指标不可比拟的优势,从而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因此AMH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源数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源数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0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