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帘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EHBR)河湖水体原位净化装置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952.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位红永;田忠艳;李海雷;赵亚男;张剑;康建民;连国强;王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湖水体 原位净化装置 组合帘 生物膜反应器 帘式膜组件 中空纤维膜 微生物膜 耦合 微孔 水体原位净化 微生物附着 微生物降解 处理单元 供气管路 河湖水质 排出气体 一端接收 自净化 风机 水体 污染物 繁殖 净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帘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EHBR)河湖水体原位净化装置系统及方法,组合帘式EHBR河湖水质原位净化装置系统包括风机(1)、供气管路(2)和EHBR处理单元(3)。本发明中微孔EHBR帘式膜组件(5)是一端接收无泡EHBR帘式膜组件(4)的排出气体,充分利用后,通过微孔EHBR中空纤维膜排入水体中,同时微生物附着在EHBR中空纤维膜外表面,逐步繁殖形成完整的微生物膜,通过微生物膜的微生物降解净化河湖水体中的污染物,以此达到水体原位净化提升和持久保持河湖水体自净化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帘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EHBR)河湖水体原位净化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河湖水体严重污染,淡水资源逐渐短缺,已影响和制约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仅仅利用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岸坡修复、河道换水等常规方法还难以实现河湖水体的最终还清和优良水质,还需要系统的、生态的原位修复以提升水体自净化能力。在河湖水体治理中的各种技术措施中,控源截污是外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河道水体净化治理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下实现100%的外源污染(包括初期雨水和面源污染)控制非常困难,且难以做到,需要付出高昂经济代价和时间成本;内源污染的治理包括河道清淤、混凝沉淀、化学与机械除藻、人工打捞、清水补给等措施将河道内污染物移除出去(污染物转移),物理法和化学方法效率高,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可持续性较差;目前普遍采用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方法适合于较好水质的进一步提升和水生态的改善,在其在水质适应性方面较差,另外水生植物需通过定期收割和管养,管理和运维成本较高;简易的原位治理方法如曝气、投加生物菌剂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物理曝气主要是通过增加水体溶解氧来辅助提升水体的污染物去除能力,适用于水量较小的水体,生物菌剂法需要向河湖水体投加足够剂量的菌剂,微生物驯化时间长,净化时效性短,流动水体菌剂流失严重等,通常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使用。
因此,治理河湖水体污染的理想技术,需具备高效安全、低成本运维、生态可持续的特点。开发和利用高效的人工强化水生态原位修复技术,能够适应于不同水质,高效降解水体污染物,逐步建立起水体自净化能力和形成水生态系统,这无疑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污染净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常规方法河道水体净化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帘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EHBR)河湖水体原位净化装置系统及方法,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低、安装实施方便、无土建施工、可原位提升和持久保持河湖水体自净化能力,实现河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组合帘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EHBR)河湖水体原位净化装置系统是由风机(1)、供气管路(2)和EHBR处理单元(3)组成的,主要部分EHBR处理单元(3)包括无泡曝气EHBR帘式膜组件(4)、微孔曝气EHBR帘式膜组件(5)、膜组件架(6)和支气管路(7)。
本发明的无泡EHBR帘式膜组件(4)和微孔EHBR帘式膜组件(5)是固定在膜组件架(6)上,其中膜组件与膜组件之间由支气管路(7)连接。一个膜组件架(6)固定一个及多个组件单元,一个组件单元包括一个及多个无泡曝气EHBR帘式膜组件(4)和微孔曝气EHBR帘式膜组件(5)。装有组合帘式膜组件的EHBR处理单元(3)安装于河道底部,开启风机(1)通过供气管路(2)向EHBR处理单元(3)供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