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7698.7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极 卡槽 卡块 固定杆 立柱 支架 自动划线装置 底板 连接架 弹簧 托辊 划线 线段 卡槽内壁 两侧外壁 支架顶端 液压缸 贯穿 槽口 底壁 耗能 内壁 竖直 外壁 相向 清晰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端两侧均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侧竖直贯穿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在卡槽的底壁与槽口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卡槽内壁与卡块外壁上,两个所述卡块的顶端均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均贯穿卡槽并延伸至支架的上侧,两个所述立柱上部相向的一侧设有托辊,所述托辊上放置有石墨电极;所述支架的两侧上部均设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端均设有液压缸。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架,连接架的旋转耗能小且划线操作简便并,所划出的线段清晰明了,提高了石墨电极的划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电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随着国内冶炼行业的发展,石墨电极已经是冶炼行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一般石墨电极在成型后需要进行吊运,为保证石墨电极在炉上卡吊的精准度,石墨电极的两端必须划安全线,从而便于吊具的安装,现有的划线多为手工操作,其工作效率低,精准度差。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6510014U公开了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上设有电动托辊,该电动托辊用于支撑石墨电极;电动托辊为两个,其中一个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带动石墨电极在电动托辊上运转;本发明精准探测电极孔深,精确定位,全自动划线等全新的设计理念。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划线位置精确度高,识别性强,批量产品一致性好;并且能提高生产过程划线工序工作效率数倍,从而减少了产品人工划线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有的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的不足之处:需要电机吊顶石墨电极转动才可完成划线步骤,石墨电极体积较大,其转动需要耗费较大的电能,并且液压缸带动石墨电极下降使其与划线轮相接触,划线轮所受到的挤压力较大,从而降低了划线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具备机械划线操作简便并且耗能小,所划出的线段清晰明了,提高了石墨电极的划线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需要石墨电极转动才可完成划线步骤,石墨电极体积较大,其转动需要耗费较大的电能,并且液压缸带动石墨电极下降使其与划线轮相接触,划线轮所受到的挤压力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端两侧均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侧竖直贯穿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在卡槽的底壁与槽口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卡槽内壁与卡块外壁上,两个所述卡块的顶端均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均贯穿卡槽并延伸至支架的上侧,两个所述立柱上部相向的一侧设有托辊,所述托辊上放置有石墨电极;所述支架的两侧上部均设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顶端均设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头均设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头端通过齿轮组与设在底座另一侧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呈“L”状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块横杆与竖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上套设有涂料盒,所述涂料盒的底端设有划线轮。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包括大齿轮与小齿轮,所述小齿轮同轴连接在电机的转头上,所述小齿轮的一侧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大齿轮的一侧与转轴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转轴贯穿底座的槽口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外壁上均匀排布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涂料盒外壁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固定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的端头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涂料盒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盒的顶端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盖引孔的工具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管划线仪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