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加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76583.6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胡仁勇 |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构件 防护 加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加固装置,包括对横梁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呈矩形设置并对横梁的四个侧面进行定位的横梁定位组件以及呈同轴设置的固定圆环与转动圆环,所述转动圆环可周向转动设置在固定圆环上,所述转动圆环与横梁定位组件之间设置有对横梁定位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横梁定位组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圆环与固定圆环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圆环周向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发明提升了我国木构架古建筑修复工艺的水准,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古建筑通常为木构件榫接,其木柱架与横梁之间会发生倾斜,横梁也容易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其防护加固存在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加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木构件防护加固装置,包括对横梁进行旋转的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呈矩形设置并对横梁的四个侧面进行定位的横梁定位组件以及呈同轴设置的固定圆环与转动圆环,所述转动圆环可周向转动设置在固定圆环上,所述转动圆环与横梁定位组件之间设置有对横梁定位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横梁定位组件呈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圆环与固定圆环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圆环周向转动的驱动组件。
如此设置,对横梁进行旋转时,先将横梁固定组件装配在横梁上并对梁的四个侧面进行定位,然后装配固定圆环、转动圆环以及固定组件,使得固定组件对横梁定位组件进行固定,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圆环相对固定圆环进行转动,从而对横梁进行旋转,并且可以在转动圆环与固定圆环之间设置刻度,以提高横梁旋转角度的精确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梁定位组件包括四个对横梁的四个侧面进行定位的侧板,四个定位侧板均通过连接件与相邻的两个定位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四组,四组固定组件均分别包括手轮、螺杆、座体以及夹板,所述螺杆与座体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手轮与螺杆呈联动设置,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螺杆相对手轮另一端并与定位侧板相配合,所述座体与转动圆环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体、第一丝杆座、第二丝杆座以及转动轮,所述丝杆体与所述转动轮呈联动设置,所述丝杆体与第一丝杆座呈轴向与径向定位、轴向可转动设置,所述丝杆体与第二丝杆座呈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座与固定圆环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座与转动圆环铰接连接,所述固定圆环与转动圆环均分别由两个半圆环拼接构成。
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还包括顶撑-张拉装置,由千斤顶撑杆、两副花篮螺栓拉索和节点钢套箍构成;千斤顶撑杆中钢管撑杆用于支顶向木柱架内侧倾斜的柱头;花篮螺栓拉索由花篮螺栓、花篮螺栓两端旋接端头具有弯钩的螺纹钢筋和一端螺纹钢筋上套置的钢筋计构成;两副花篮螺栓拉索用于张拉向木柱架外侧倾斜的柱头,节点钢套箍用于千斤顶撑杆、花篮螺栓拉索与木柱架的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对倾斜的木柱架进行复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节点钢套箍由半圆形镀锌钢管、不锈钢合页和螺栓螺母连接件构成,两半圆形镀锌钢管的侧面上焊有相对称的带环螺栓。
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节点钢套箍由半圆形镀锌钢管、不锈钢合页和螺栓螺母连接件构成,其中一半圆形镀锌钢管的侧面上焊有对应千斤顶的空心钢管基座或对应千斤顶撑杆中钢管撑杆的撑杆固定件。
如此设置,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