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处理系统、荧光内窥镜照明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6241.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升进;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王慧娟;胡晶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单色传感器 图像处理系统 照明成像装置 荧光内窥镜 荧光图像 传感器 激发光光源 近红外荧光 白光光源 闭环系统 红外荧光 图像处理 信号强弱 荧光信号 影响软件 种光信号 强度差 帧图像 荧光 蓝光 照射 输出 灵活 | ||
1.一种荧光图像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白光光源与激发光光源照射待观察区域,其中激发光光源的强度调至最大;将白光反射光中的红、绿、蓝光分别成像在红、绿、蓝光传感器上,且所述红、绿、蓝光传感器中的任一传感器还用于对待观察区域发出的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
S2:将不接收近红外荧光的两个传感器的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红、绿、蓝光中的两种光信号的强度加权取平均值后转换成第三种光信号的强度值,记为a0;
S3:依次判断用于对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的传感器上的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光强a1是否大于步骤S2转换得到的强度值a0;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4:判断是否连续N个像素点均满足a1﹥a0;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减小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并返回步骤S2;其中N为自然数,且N≥2;
S5:控制用于对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的传感器输出近红外荧光信号,其它两个传感器不输出信号;并在对应传感器上取一定面积内近红外荧光信号强度的平均值,记为a1′;
S6:判断a1′与a0的差值是否达到或接近预设的最优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调节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后返回步骤S2;
S7:输出近红外荧光视频信号;
S8:判断a1是否小于a0;若是,则减小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后返回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9;
S9:减小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
S10:依次判断在减小白光光源强度后所述用于对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的传感器上的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光强a11是否小于步骤S2转换得到的强度值a0,若否,则返回步骤S2;若是,则进入步骤S11;
S11:将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恢复为步骤S9减小白光光源强度之前的值;
S12:输出RGB彩色视频信号;
S13:根据步骤S7输出的近红外荧光视频信号以及步骤S12输出的RGB彩色视频信号输出彩色-荧光视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图像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
步骤S20:判断激发光光源是否已经开启,且强度达到最大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调节激发光光源后再次判断其强度是否达到最大值。
3.一种荧光图像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白光光源与激发光光源照射待观察区域,其中激发光光源的强度调至最大;将白光反射光中的红、绿、蓝光分别成像在红、绿、蓝光传感器上,且所述红、绿、蓝光传感器中的任一传感器还用于对待观察区域发出的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
S2:将不接收近红外荧光的两个传感器的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红、绿、蓝光中的两种光信号的强度加权取平均值后转换成第三种光信号的强度值,记为a0;
S3:依次判断用于对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的传感器上的每个像素点接收到的光强a1是否大于步骤S2转换得到的强度值a0;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进入步骤S7;
S4:判断是否连续N个像素点均满足a1﹥a0;若是,则进入步骤S5,否则减小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并返回步骤S2;其中N为自然数,且N≥2;
S5:控制用于对近红外荧光进行成像的传感器输出近红外荧光信号,其它两个传感器不输出信号;并判断近红外荧光信号与RGB背景光的对比度是否达到或接近预设的最优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调节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并返回步骤S2;
S6:输出近红外荧光视频信号;
S7:判断a1不大于a0的原因是否为所述待观察区域确实未发出近红外荧光;若是,则进入步骤S8,否则减小所述白光光源的强度并返回步骤S2;
S8:输出RGB彩色视频信号;
S9:根据步骤S6输出的近红外荧光视频信号以及步骤S8输出的RGB彩色视频信号输出彩色-荧光视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2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