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75264.3 | 申请日: | 2018-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人脸特征 瞳孔特征 可读存储介质 解锁指令 终端设备 目标点 预设 图像确定 坐标位置 匹配度 识别率 组合库 预置 显示屏 图像 注视 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解锁方法包括:接收解锁指令,控制第一目标点在显示屏的第一坐标位置;获得用户在注视所述第一目标点时的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第一瞳孔特征,以及第一人脸特征;若所述第一瞳孔特征和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对应的组合,与预置的瞳孔特征和人脸特征间的组合库中的第一预设组合间的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响应所述解锁指令。用于解决现有的解锁方法存在识别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解锁方法的识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多功能化设计的终端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现有终端设备的解锁方式有以下几种,密码解锁,一般由数字字母组合而成,往往很容易被破解。图形解锁,比如,九宫格图形解锁,若图形太复杂,开锁麻烦且用户不容易记住。若图形太简单,容易被人猜到。此外,在解锁过程中,通常解锁图形会在显示屏上面停留一段时间,比如1秒,很容易被他人看到。
由于人体的生物特征是用户本身拥有的,往往独一无二,为了进一步提高解锁的安全性,出现了生物特征解锁。现有的生物特征解锁有指纹解锁、声纹解锁、人脸解锁、虹膜解锁等。对于指纹解锁来说,使用者每使用一次指纹解锁,都会在指纹采集器对应的设备上留下指纹印痕,而留下的指纹印痕,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复制,从而伪造指纹通过验证。对于声纹解锁来说,一旦不法分子利用录音,模仿设备主人,从而伪造主人声音通过验证。对于人脸解锁来说,由于受影响因素太多,如表情、化妆品的使用等,其准确性有待提高,且一旦不法分子使用含有设备主人的照片,或者含有设备主人的视频图像,便可以通过验证。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其中,虹膜为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存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对于虹膜解锁来说,,虹膜解锁可以快捷简便的通过验证,且不能模仿,利用照片中的虹膜也是无法解锁。相对而言,虹膜解锁的安全性较高。然而,虹膜解锁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用户视线,光线亮度,等。也就是说,虹膜解锁的能力相对有限。
可见,现有的解锁方法存在识别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的解锁方法存在识别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解锁方法的识别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包括:
接收解锁指令,控制第一目标点在显示屏的第一坐标位置;
获得用户在注视所述第一目标点时的第一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第一瞳孔特征,以及第一人脸特征;
若所述第一瞳孔特征和所述第一人脸特征对应的组合,与预置的瞳孔特征和人脸特征间的组合库中的第一预设组合间的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响应所述解锁指令。
可选地,控制第一目标点在显示屏的第一坐标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前置摄像头;
通过所述前置摄像头,采集获得针对所述用户的第二图像;
若所述第二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与预置的人脸特征间的匹配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点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坐标位置。
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目标点在所述显示屏的所述第一坐标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一图形框,其中,所述图形框用于提示所述用户调整与终端设备间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5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